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党的生日,家国共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夜阑人静,那些彻夜不眠的灯火,无不书写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女院人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追寻前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我校19级播音主持专业的付玉涓同学,经中国妇女报邀请,校团委推荐,参加了此次讲述家乡党史故事的活动。现在,就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付玉涓同学讲述党史时的幕后故事。
我是2019级播主持艺术专业的付玉涓。很荣幸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加入了讲述党史故事的大家庭,来跟大家分享家乡的党史故事。
在刚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又期待又紧张,很开心可以参与本次活动,很期待可以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同时又有些紧张,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记得当时刚刚跟家乡本地报社的老师联系的时候,聊了许多,知道视频是需要自己写脚本、自己拍摄、自己剪辑完成的。知道具体任务后,看了许多已发表的视频,同时认真翻阅了许多有关拍摄地的资料和故事,希望去拍摄的时候可以更加顺利一些。视频拍摄地离我家有一定距离,车程要两个小时左右,去拍摄的时候,正是石家庄解封不久、疫情刚有所好转的时候,拍摄地的管理还是特别的严格,没有游客,工作人员也很少。当时报社的老师跟当地协商好之后,带我跟其他学校的一个学生一起去拍摄,让我们两个人互相帮助对方拍摄。
第一次去的时候,拍摄方法、素材等等,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没有做好,存在着许多问题。回家剪辑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不合适的地方,导致第一次拍摄的素材里,有许多都是没有办法用的,出镜表达也显得比较拘束不够自然。第一次的视频剪辑完成后,几乎是不太能用的。当时张洁老师给我们要拍摄党史故事视频的同学开了线上会议,来教大家如何拍片子,应该做哪些准备、拍摄时的着装、状态、表达等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听完老师的讲解之后,在看着自己惨不忍睹的片子,决定去重新拍摄。
跟报社的记者老师联系过之后,又迎来了我的第二次拍摄。第二次拍摄时,报社的记者老师因为时间冲突,不能带我去拍摄地,跟拍摄当地的工作人员联系好后,爸爸和妹妹跟我一起去了当地拍摄。因为有了第一次拍摄经验,第二次去拍摄就相对更熟悉,拍摄就比较顺利了。
剪辑是这次活动中用时最长的,前前后后两个月左右,后期的配音制作,画面的排列组合,以及内容的整理校准。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推敲,成品视频才能呈现给大家。身为一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真正的感受到了媒体行业的严谨和一丝不苟。我们专业课老师每次说到我们这个专业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词——“敬畏”。这个词是每一个媒体人心中的信条,敬畏专业,敬畏观众,敬畏舞台,才能给大家呈现出最好的作品。
付玉涓同学代表女院人讲述党史故事,是女院的骄傲!作为新一代的女大学生,我们要缅怀先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增长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丨学生工作部(处)
视频来源丨中国妇女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