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丨我们一起携手“碳中和”!

北京工业大学,艺考

北京工业大学

2021-4-26 20:11:47 文/叶浩宇 图/曹思琪

关注

北京工业大学

今天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为子孙后代留下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这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

为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提出

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是我国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也被列为“十四五”规划当中

为助力中国达到碳中和目标

北京工业大学

依托学科优势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研发成果应用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致力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

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贡献工大智慧、工大力量

下面就和工小V一起来看看

北工大为推动实现碳中和做出了哪些努力吧~

迈向碳中和

北工大在行动

召开专题研讨会

加快布局政策研究与技术攻关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1月27日,北京工业大学召开“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和技术”第一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背景与重大意义、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与技术路径、北工大在碳中和科技研发方面的主要优势以及北工大建设“绿色校园”的构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成立碳中和

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经2021年3月2日第4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北京工业大学成立碳中和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以国家和首都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为北京工业大学碳中和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的成立积累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一行

来校调研碳中和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3月23日上午,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等一行8人到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调研。座谈会上,徐南平副部长指出,希望北工大再接再厉,通过扎实研究和持续创新为国家相关领域的重大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座谈会前,徐南平副部长一行来到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城市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场所进行实地调研。

举办“城市碳中和科技创新”

专题学术沙龙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3月24日,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城市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题学术沙龙。沙龙共设置主旨学术沙龙及3个分专题学术沙龙,涉及材料与制造、城市建设、环境与能源、循环经济、化工等多学科领域。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分别作主旨学术报告,另有26位专家学者结合沙龙主题和研究领域,分享了研究成果,交流了研究心得。

举办碳中和实现路径

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3月28日,“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北京)论坛——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举办。研讨会共分三场举行。第一场聚焦“碳中和的能源方案”主题,第二、三场聚焦“碳中和的实践路径”主题。在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各位专家、学者针对发言、点评内容自由讨论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依托学科优势,为实现碳中和目标

贡献工大智慧、工大力量

校长聂祚仁:

走进新时代的材料流程工业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指出,大力推进材料的生态化进程,强调材料与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已经成为材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获批建设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我国流程工业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应用技术平台,为工业流程多目标优化与产品多维质量科学管控提供关键技术。

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

碳中和这道关一定要过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针对中国“碳中和”之路该怎么走的问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首先要从根本上减碳去碳,调整能源结构。二是着眼于开发零碳能源,发展零碳经济,发展零碳产业,生产零碳产品和零碳消费品,形成资源组合、区域协同、能源互补、空间均衡的格局。三是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零碳能源占比。四是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形成低碳绿色发展社会共识。五是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加快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调整。

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助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左铁镛院士率先在国内提出生态环境材料学科方向,发展循环经济交叉学科,打造多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工业大学开拓循环经济技术-政策-模式一体化研究,推动资源循环知名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专业智库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规划建设。

产学研合作攻关

共同探索碳中和之道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崔素萍教授团队二十余年持续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助力行业低碳发展。系列流程环境负荷管控技术在北京金隅集团等企业应用,支撑企业绿色转型。解决了水泥等大宗基础材料流程综合环境负荷定量评价难题,开辟了低环境负荷材料/产品设计新方法,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面向环境能源应用

材料化工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李建荣教授团队设计制备多种具有良好二氧化碳捕获转化功效的新吸附材料,科学助力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团队开发能源革新相关新材料,支撑清洁能源新技术发展。团队筛选/创制出吸附分离低碳烃的系列金属-有机多孔材料,制备出多种高性能分离膜,深耕化工过程绿色化降能耗,着力污染物检测与去除,发展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技术。

以科技创新助力

建筑运行低碳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国际合作基地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已建设成为国内建环专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绿色低碳建筑环境营造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北京工业大学

在第52个世界地球日

和北工大一起行动起来吧~

“地球521”

就差一个你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工小V推荐

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北工大“双代会”开幕!

根基“强”起来!形式“活”起来!氛围“热”起来!

今日《光明日报》头版继续关注!北工大校长聂祚仁院士呼吁重视源头创新

排 版:于丹宁、夏欣怡

编 辑:刘欣然、韩晓天、宋霖涛、王文杰(学生记者)

审 核:赵艳阳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哦~

今天也是工小V

学习碳中和理念的一天

你为低碳环保做了哪些努力呢?

咱们评论区见!

一起为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北工大人

分享 + 点赞 + 点亮“在看”吧~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工业大学-世界地球日丨我们一起携手“碳中和”!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