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独立的她,用踏实成就多面精彩

中国人民大学,艺考

中国人民大学

2020-7-19 15:02:48 文/刘晓雨 图/白梦洁

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青年」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工商管理双学位

四年平均学分绩3.93

连续两年荣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入选“校长奖学金项目”

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

交换期间获得全A成绩

荣获学院“优秀交换生”

参加西点军校美国事务学生大会、

杜克大学中美领袖峰会

在纽约律所、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实习

入选“iLaw菁英”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

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荣获毕业十星“学习之星”……

中国人民大学

这位独立勇敢、追求卓越,有着优秀的学业成绩和丰富精彩的对外交流实践经历的人大人,就是2019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法学-工商管理实验班2016级本科生张雨蓁。

01

多面的精彩和如一的踏实

在大一刚开学时,张雨蓁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法学-工商管理实验班,她不断追求法律和管理有机结合的智慧,在两院合开的专业课中表现优异,融会贯通。

在哥伦比亚大学交换期间,她跳出法学、商学的专业限制,广泛涉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哥大引以为傲的通识课程,了解法律深深植根的社会现状。虽然在面对每周上百页的文献时,她也曾想过敷衍了事,但对法律的热爱使她坚持下去,日复一日的练习,让她逐渐掌握阅读文献的技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反复雕琢遣词造句。

学习之余,张雨蓁还作为哥大学生代表前往西点军校参加美国事务学生大会、前往杜克大学参加中国领袖峰会、参加人大北美校友会主办的北美明德论坛等,认真聆听,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西点军校的经历让她尤为印象深刻。当时正值中美贸易战相对激烈的时期,她正好被分到了中国问题圆桌,每天上下午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写出一篇论文。在讨论过程中,她发现美国学生对中国留学生存在一定误解,对其积极地进行了解释和澄清。在这个过程中,对彼此的立场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张雨蓁在西点军校演讲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代表,她曾前往荷兰海牙参加第三十届欧洲模拟联合国大会,讨论波罗的海地区局势与亚太发展问题。那是她第一次和世界各国青年共商全球大事。看到同龄人已经在为改变世界摩拳擦掌,她也多了一份勇敢发声的勇气、拥抱世界的胸怀。精心的准备和精彩的发言让她最终荣获“优秀演讲代表”。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参加第三十届欧洲模拟联合国大会

此外,入选“iLaw菁英”厚重人才培养计划的她曾前往青海、山西、北京等多地调研,思考法律如何得到有效落实;她也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记者部和编辑部工作,采访了多位奖学金获得者和优秀教师,出品校园大事记等数十篇作品;曾在海淀法院法律援助中心为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在连续一年的时间里,她通过广西日行一善爱心基金会,与河南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保持沟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也以非特长生的身份成为人大民乐团唢呐声部的一员……

张雨蓁大学生活的精彩,在于永不桎于单面的探索,仿佛没有什么能限制她愈加广阔的道路,也没有什么能遮蔽她愈加高远的视野。“我也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就是希望多体验生活。”

“特别值得提的是,我希望继续秉持这种把每件事情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的态度。”脚踏实地,是她在朝多个热爱的方向飞翔而不至于迷失的秘诀。对于老师上课时随口提及的案例,她会认真撰写分析,并在刑法教室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交换期间,她作为唯一旁听的本科生,在哥大法学院研究生院每周课下主动找教授讨论。她就像“人”这个字一样,永远向上而双脚踏地。

02

独立的自我和勇敢的尝试

大学四年里最满意的事是什么呢?她认为是独立。大学四年的磨砺使她在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都有一定的提高。

“迈入大学的憧憬就是独立”,她认为独立包括生活上的独立、思想上的独立和情绪上的独立。出国交换的经历教会她生活上的独立,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生活;交叉学科的背景和丰富多元的经历,让她提升了思想上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她认为情绪上的独立性,最高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她从高中就铭记于心。情绪和态度是一体两面,“对自己的心态要稍微平和一点,有的时候要和自己握手言和,其实心态一变,没准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参观帝国大厦

勇敢是独立的支撑,勇敢的尝试使她更加独立、更加坚韧。在哥大交换期间,即使要去的是威严的西点军校,即使一个相识的人都没有,即使她刚到纽约两个月,她还是报名了美国事务学生大会,并在大会过程中澄清了国际学生对于中国学生的误会,给在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各种赴外的活动中,她一直勇敢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03

热忱的生活和细腻的感知

她对生活始终保有一份热忱和细腻,就像飞鸟在北去南来的过程中,会细致地感受风的流动。

在交换期间,她喜欢利用课余时间在纽约街头随便走走,从市中心到普通的街道,去不知名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逛各种小店作坊,与当地的老太太随便聊聊天,不带目的,就是在这样的“闲庭漫步”中体验当地的文化、感受不同人的生活。

她还擅长一种独特的乐器——唢呐。她从小就学习唢呐,也一直跟着乐团进行演奏,学了多年,唢呐仿佛成了她的一部分。“对一个女孩儿,吹唢呐真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对我的心智磨练也很大。最初我很胆怯,后来逐渐地将唢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唢呐成了这个姑娘独特的标签。在人大,她以非特长生的身份加入了民乐团,与特长生们一起练习、演奏、参加汇报演出。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很珍贵的生活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参加“八十载踏歌行”民乐团春季专场演出

(第二排右三)

04

拥抱世界,不忘来处

张雨蓁大胆地拥抱世界,不断地开阔自我。她曾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办公室的座谈,她在纽约街头的一个小博物馆驻足静赏,她也作为人大模联代表在荷兰的欧洲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慷慨陈词。

但她牢记初心,不忘来处。她一直践行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身为法律人,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主动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框架,才能在思想和精神上再次出征。”她希望可以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真正地做一些事情。“为别人提供服务、提供帮助,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最近,她观察到小区物业面对疫情的应急和处置问题,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切实保障业主权益。在追求法律的道路上,她不忘初心。

对生活了四年的人大校园,她充满感激。人大是一个很优秀的平台,在这里,她遇到了志同道合道的老师和同学。“母校为我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使我得以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去听一听、走一走、看一看。”

如今,张雨蓁已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她将继续在人大深造,在探索法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采写:叶红梅

编辑:林洁

设计:袁雪琼

中国人民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人民大学-看独立的她,用踏实成就多面精彩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