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RUC行李打包
同学你好!我先开视频给你看一下宿舍全景,接下来一一整理
电脑我给你再包严实点,别磕坏了
老师辛苦啦!
帮你把专业课书打包好了,以后用得上~
请输入文字
不能返校,个人行李怎么办?
别担心,疫情阻隔,情牵不断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员工齐上阵
为未返校毕业生提供暖心行李寄送服务
把行李与祝福,一起寄给2020届人大人
“一人一策”,你的行李我们的牵挂
学校将行李打包邮寄
作为毕业生离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充分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基础上
流程规范、确保安全、保护隐私
“一人一策” “一对一”沟通解决
学院领导示范,自上而下动员
精心设计方案,耐心做好沟通
妥善处理细节,加强人文关怀
截至7月11日9时
已完成全校37.6%毕业生的行李打包
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来到打包现场和学生视频连线,并表示:“学校一定会尽所能用心帮学生收拾宿舍,请同学们放心,等疫情结束,记得回学校看看。”
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副校长贺耀敏、吴晓球,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副校长刘元春、朱信凯等学校领导也分别来到各宿舍楼,与毕业生视频连线并看望参与打包工作的师生员工。
(媒体报道点赞学校毕业季暖心举措)
师生员工齐上阵,毕业“寄”有温度
教职员工,化身“主播”和“搬运工”
从校院领导到知名教授
从机关干部到后勤职工
从教师辅导员到学生志愿者
……
一股股力量加入行李打包邮寄的工作中
一件件打包好的行李从宿舍楼上搬下来
规范化流程、细致周到
“直播”打包行李全过程
逐一核对个人物品是否已收纳完整妥当
极尽细心和耐心,只为毕业生放心
历史学院明确“学院包邮、定制行李签、与物流合作加固运输”三大暖心政策。于7月6日、7日打包行李近420箱,约16800公斤,完成委托学院打包部分。
国学院毕业生普遍书籍量大,曾用一整天的时间为一位博士毕业生整理了52箱书共计三千册和4箱生活用品。学院教师们组队结伴,肩挑手搬,克服没有电梯的困难,接力完成了一位硕士毕业生近20箱书的整理搬运工作。
经济学院教师为居住宿舍顶层且没有电梯的博士毕业生搬运行李,上下奔波,汗流浃背。有老师由于过度辛劳而旧伤复发。
应用经济学院在每次开展行李打包服务前,均会提前与毕业生进行电话沟通,制定个人行李打包方案。
财政金融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一人一策、分批推进、个性服务”的原则,分3大类9小类建立台账,依托“7X24”全天候工作联系机制和云志愿行李打包反馈小组,动员学院教职工全员参与,建立“3+3+1+1”工作组以沟通协商、打包服务、行李处理的“三步走”标准化工作流程进行打包。
统计学院在完成打包工作的同时,还清理干净宿舍垃圾,保证文明卫生离校。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面向全体教工党员发出协助开展2020届毕业生行李打包寄送工作的倡议,一经发出,老中青三代党员齐上阵,成立“毕业生离校工作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毕业生离校工作第一线。
法学院成立了学生宿舍行李打包专项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与应急处置组、信息报送与沟通联络组、后勤物资保障组三个工作小组,根据具体需要完成具体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行行李打包“一条线、心连心”。由于校园封闭管理,学院积极协调行李寄存场地、对接快递公司上门、组织师生志愿者搬运,高效完成了北园校区毕业生宿舍行李委托打包,解决难题。
社会与人口学院安排专人与京东快递进行洽谈达成合作,专项采购了封箱器、胶带、直播架、手套等器具,制订了“专人沟通+行李打包+运送寄出”的全流程工作方案。
新闻学院教师为毕业生的书籍签名、寄语。
艺术学院于6月底组织动员全院教职工和在校志愿者,迅速组建起一支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系主任、毕业班班主任、专业导师、专职辅导员、在校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团队。
外国语学院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踩着水、淋着雨,推着学生行李寄存到学院会议室。
宿舍楼小推车紧缺,数学学院教师用自己的车,分批把行李运到学校西门。
理学院教师与毕业生视频连线,确认教材捐赠情况。
商学院面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动员倡议后,第一时间就有70余位老师踊跃报名加入到“爱心毕业寄”志愿者服务队。7月8日全面启动行李收整工作以来,已有45人次教职工完成了百余位同学的行李打包退宿工作,累计整理近千件行李。
公共管理学院将毕业生打包行李工作作为关爱毕业生的重要集体活动,召开全院大会进行了动员,72名老师积极报名参加。
教育学院对毕业生宿舍进行摸底排查,同时加强点对点联系,开展人性化的行李安置工作。
雨水夹杂汗水,轻伤不下“前线”。
“老师们辛苦啦!”
(来个“云”合影吧)
(行李到家啦)
向所有在奋斗在打包一线、
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同学们致敬!
感谢毕业生同学们的理解与配合!
篇幅所限,未能完全涵盖所有院系
人大人的爱无限,未完待续
以上素材感谢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数学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体育部等
图文资料:学生处 各学院提供 图片与视频中心
编辑设计:欣欣蔡 顾小白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