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 | 第十六期

国际关系学院,艺考

国际关系学院

2020-5-21 19:22:39 文/谢烨华 图/周蕊琪

关注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

法律系学生丁天然

1月16日背上书包轻装回家、本准备待两周就返校的我,没想到会被迫宅家、体验一把“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一个多月后的现在,回忆起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居然有些模糊,仿佛已经过了很久。震撼、恐慌、紧张、诧异、担心,层出不穷的事件、转发不完的求救信息、到处都缺的物资,经历的事情太多,“度日如年”的滋味,真是彻底体味到了。2月的第一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其实距离武汉封城,仅仅过了10天而已。”

不到危难时刻,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很多年轻人自嘲:“平时丧得要死,到了疫情面前,还是希望决定自己生命结束与否的权力在自己手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武汉刚封城后的每天早晨睁开眼之前,我都会幻想疫情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疫情这回事,即使我应该最清楚家乡面临的现状——因为我的父亲、我的叔叔和婶婶,都在医院工作。

大年初二,起床只看到母亲,我没有多想。直到中午“你爸不回来吃饭了”,我才知道,原来凌晨两点医院的一通电话,把父亲紧急叫到了岗位上——提心吊胆了几天,我市还是迎来了第一例疑似病人。接下来的事情是可以想象的:几天后的确诊、全市戒备的进一步加强,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寥寥可数的视频电话外,接下来的十几天,我竟是一次也没见过他。查到确诊病人的前几天,他还调侃道既要参加疫情防控值班又要参加行政总值班,那得平均每三天值一次;有确诊病例后他干脆就住在了医院。年三十主动留院、大年初一行政总值班,初二便开始住在医院,算下来假期父亲竟是一天也没有休过。

国际关系学院

丁天然同学的父亲及其同事们

——但也不仅仅是他。2月9日,我的叔叔作为第三批一线治疗小队的队长进入了隔离病房,7天后立刻前往酒店隔离14天,共21天不能回家。看着被护目镜、口罩和防护服护得严严实实的叔叔,在办公室里带着他的小队录的加油视频,心中竟莫名酸楚。

除却亲人亲赴前线外,还有更多的事情带给我感动。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我市医院做了动员大会,当场即有400多名医护人员报名自愿上一线救治病人,且之后人数仍不断增加。2月9日,我市派医生驰援湖北亲赴疫区,父亲给市医院的3名勇士践行。此次“出征”逆行的援鄂医疗队已是继1月27日、2月4日后滁州的第三批。我也曾想过,上前线赴疫区,这样危险的事是否确是这些人自愿的决定——毕竟涉及生死,病毒无眼亦无情;是为名为利,或是领导要求,我也曾用卑劣的心理去揣测。但看着父亲展示给我的微信群中的信息,看着践行视频中阳光下那片耀眼的白色,我突然觉得,那身白袍或许真的能给人以力量。披上白袍的他们,即便平日只是普罗大众平凡人士,在那一刻也会有内心激荡。“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曾经的他们选择成为医学生时,可能有种种因缘巧合,或许并非是其终生所愿;可学成归来步入医学岗位后,遇上危机情况,那瞬间的想法其实就是简单又直接:“既然自己确实有些医学知识,那就上。活这一辈子,总要做些什么。”忽然明白了当时看叔叔视频时莫名酸楚的原因:谁都不是百毒不侵的圣人,谁都有亲人都是孩子也都是父母,冒着生命危险直面病毒,不过是那身白袍赋予的能量和责任。

国际关系学院

坚守一线的医护工作者

2月21日,我从父亲那里听说了一件震撼且令人落泪的事情。一位主动请缨进隔离病房且已作为下一批赴鄂医护志愿者的护士,其在深圳因疫情影响未能回乡的父亲,突发心梗不幸离世。更令人心痛的是,两天前她曾远程指导妹妹救回突发心梗的父亲一次,入院后的晚上父亲还和她视频通话,宽慰她那里一切都好,鼓励她进病房别怕、将来去武汉支援要多学习。当时以为是尘埃落定的寻常通话,谁知第二天竟迎来永别。在各省戒严管控出行的当下,仍有医疗救护责任在身的她甚至无法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国际关系学院

都说“当时只道是寻常”最为心痛,我想误以为是劫后余生的寻常要痛过百倍。我控制不住地设想:她是否会懊悔没认真对待那通视频电话,是否只敢让自己忙到停不下来而不愿回想这一切?但答案或许没那么重要了。选择逆向而行、独自面对生死别离的那一刻,父亲的嘱咐已经永远刻在心里,医护工作者的责任稳稳地抗在了肩上。

2月24日是原定开学时间。借助各种软件,得以“不停课不停学”。开学后的时间似乎变快了,转眼三月来了。天气变暖,人们普遍对疫情放松了警惕。有时早起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会有些许恍惚:最初紧张恐慌的日子是真的存在过吗?一切似乎再次岁月静好了。转头看到桌上的口罩和消毒液,才回到现实。疫情在转好是事实,但越是在容易松懈的关头,越不可疏忽大意。

时间脚步不停,转眼3月中旬,距离我回家已过去近2个月。疫情动态仍每日更新着,地图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不过,抗击疫情并非只是某些人或某国人的事。在交通发达的如今,唯有世界范围内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到有风险自觉隔离、无风险认真防护、勤洗手勤消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才有可能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不论如何,曙光仍依稀可见。街道的科普小喇叭还在持续工作,小区工作人员的检测严格如初。如果问我哪句话最符合当下情况,我会仿照雪莱说一句:“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我想,2020年的这场“战疫”,在各方努力和牺牲下,必将以胜为终局。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国际关系学院-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 | 第十六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