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设计
精细丰富教案带来的新教法
心领悟、新筋骨
如何在线上“教室”增加教与学吸引力,教务处没有一刀切要求上满90分钟课程,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采取线上线下、分时段来授课。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关注度应该有所不同。线上教学有别于线下制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因此需要教师取舍和改变,要进行更精细的教学设计,梳理出本科教育特点和课程的核心要素,补充线下课程短板。
中国古典舞系《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在动作规范和内在意蕴培养两大教学内容标准不降低的情况下,张军、庞丹、宋海芳、欧思维、丁琳老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遵循“典型动作切入法”,从整合性的动作入手,以点带面,形成了基础、强化、综合发展阶段--递进式训练模式三个阶段,结合专业参考书目和视频及PPT,建立教学点评、研讨互动、课前预习、课上研习、课后温习机制。
音乐剧系张小群、肖杰、吴寒冰讲授《音乐剧音乐情境表演》课程选用中外优秀、较有情境感和行动性的音乐剧作品作为基本教材。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演唱和动作进行提问、启发、设计和调整等,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角色的表演、音色、动作特征。老师通过情境教学、互动教学、问答教学、录像教学等教学指导方式,协调地完成课程的组织工作。
创意学院秦烨、吴蓓、谢呈老师讲授《混合创意》课程是创意学院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的成果之一。多位教师、不同专业学生、同一主题进行跨学科、多角度剖析的艺术创作,实现培养一专多能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功能。
三位老师分别讲解各时期音乐、美术、舞蹈的发展,启发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创意思维,并借助影像艺术进行叙事性表达与非叙事性表达。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
线上教学从“跳”到“悟”
提升课程的学理性
线上教学使我们能够停下来仔细思考: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由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顺利过渡,了解课程内容结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愿,增强深度学习的动力。线上教学使我们加快了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步伐,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中国古典舞系郑璐、佐果、乔耸、张杏、吴莎老师讲授的《汉唐古典舞基础训练》课程以汉、唐、魏晋精神和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以汉、唐、明清戏曲舞蹈为支点,研究史籍文献和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并综合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礼法、习俗等领域的知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供课前预习、课上讲解示范、课后作业反馈三步教学策略,通过三个本科班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袁佳老师讲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课(维吾尔族)》课程教学不再拘泥于专业教室中仅单纯追求动作“标准”“到位”的形态,而是对维吾尔族典型的动作、动律进行整合,将不同地区、不同名称的表述方式进行梳理,让学生理解维吾尔族舞蹈从形成,发展均与该民族自身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在舞蹈表演和表达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形似与神似的关系,使肢体的外在形态与思想的内在认识互融统一的问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靳苗苗、杨浩老师讲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程在线上教学中,梳理学生以往的表演经验和困惑并进行原因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舞台形象的塑造”“舞蹈表演的真实”“演员和作品之间的矛盾统一”等论点,帮助学生提高对舞蹈表演的认识。同时启发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角色、风格题材、规定情境以及音乐与舞台形象等要素分析,学生通过攥写“作品小记”并集体“围读”,达到自我与剧目中人物角色的共鸣和统一。
为保证学生的肌肉能力,芭蕾舞系体能训练与开发教研室根据芭蕾舞特有的肌肉群训练,制定出一套适用于芭蕾舞演员训练的中段核心肌肉练习,录制视频并用与学生日常训练。教学剧目教研室改变教学模式,观看世界名剧、知名芭蕾舞团和芭蕾舞明星演出的视频资料,提高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对芭蕾舞的表演、创作与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为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芭蕾舞系的钢琴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来增强学生在舞蹈中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表现力。
国际标准舞蹈系陈淑民、娄慧讲授《拉丁舞规范教程》课程,强调了线上教学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元化思考,以“多说”“多练”的方法潜移默化的转化,将标准规范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舞蹈技术动作实践中去。
音乐剧系马娜老师、吴寒冰老师讲授的《声乐表演》课程,根据学生的嗓音构造、音域、音乐感受力不同,教师因材施教,采取一对一方式,通过示范、模唱、分析、讨论、回课、观摩等方式授课。因为网络传输过程中,音质会失真,为解决该问题,老师们更加细致的传授音乐剧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而学生需要提交课后视频作业,并且为无伴奏演唱,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和挑战,同时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音乐剧系于海英、肖明儒、马娜老师讲授《音乐剧经典剧目》课程,该课程选择了《窈窕淑男》和《近乎正常》两个剧目的片段,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首先研读剧本,细致分析剧本的规定情境、人物关系、贯穿行动、最高任务等,二是把握人物歌曲演唱的准确性和质感。
教务处落实在线教学与在线评价工作的总体部署与安排,组织教学督导专家在线进行督导,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有序且正常运转。在打赢这场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之际,学校的老师们兢兢业业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设计并实现每一堂具有价值的线上课程,这是最具特色的北舞课程思政,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今年是我校修订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之年,学校要以本科审核评估**为重点,抓住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历史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线上线下课程的“等效”,使课程可达成、可衡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来源:教务处
文字:胡淮北、王小敏
图片:各院系
排版:李海明
责编:刘菲
总第 649期
2020 第 56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