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热议!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九讲今日开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8-10 03:03:28 文/庞晓雪 图/陈梦

关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今天上午,庆祝建党百年

高校示范微党课第9讲正式播出

我校师生党员为全国高校师生

生动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号召广大师生在党的领导下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马俊杰校党委书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将教育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起来,把地质报国梦,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版图中,努力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一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贡献力量!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李曙光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作为一名61年的地质人,和有61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亲身参与了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更亲眼见证了我国地质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人民切身需求的辉煌历程,心中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和我的团队将信心满怀地再出发!

李忆祖优秀校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我是李忆祖,是有外国血统的中国人。作为一名老同志,真诚地希望年轻的一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做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中国人!

曾杰地球化学专业2018级博士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所以我们要从国家建设需求出发,在祖国大地上做好扎实研究,写好中国论文。真正做到在攀登科学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了本期微党课,反响热烈。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承金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

上午,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收看了“明理增信 崇德力行”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第9讲。微党课使我们深入了解了高校师生在党的领导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所期所盼而矢志创新的奋斗历程,真切地感受到广大师生勇挑重担民族复兴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特别是,我校党委书记马俊杰和李曙光院士、李忆祖校友、曾杰同学共同讲述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地质报国的感人事迹,让人尤觉亲切、倍受鼓舞,更加激励我们广大师生在党的领导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以大课讲大道,以信史铭信仰,以心语润心田,不断激励我们不倦初心、不怠使命。我们将切实按照马俊杰书记党课中的要求,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学院改革发展奋进之笔,奏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强音,脚踏实地做好学院各项工作,把工作做在立德树人的点滴中、做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洪流里!

何永胜

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党支部

支部书记 教授

科学无国界,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人的一生都是从生到死的历程,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祖国和人民的担当与贡献上。作为新时代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赓续前辈们科技报国、地质报国的精神,将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质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既有诸如“地球的宜居性是如何形成的?”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也有如何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和实现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命题。在实际科研工作中,我们应不做花样文章,表面功夫,向李曙光院士等前辈和先进榜样学习,瞄准真问题,下得苦功夫,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练就真本领,解决真问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黄洪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教工党支部书记 教授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无数的科技工作者用事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民装在心中,勇攀科技高峰,用实际行动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脚步。

宋代大儒张载将知识分子的使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一名地大材料专业的高校教师,要聚焦可持续发展材料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以材料创新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助力建设“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宏伟战略目标。其次,要继续秉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继续致力于利用矿物晶体材料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最后,要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身立教,树立典范,为祖国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向未来,我们更应时刻心系党和人民,彰显开拓创新、科技报国的本色,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做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材料人”。

刘永升

工程技术学院 副教授

通过学习由我校马俊杰书记、李曙光院士等共同讲述的微党课,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从事地质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日俱增。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地质工程”专业的身影处处显现,如月壤取样、极地勘探等,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今年我也有幸借调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参与基金管理工作,真切感受到了国家对科技,特别是对基础科学问题的关切与支持。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基金委时指出要高度重视人才,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领域,由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也进一步为我们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青年教育与科研工作者,我一定会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做好一名好教师的同时,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阎双

珠宝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 辅导员

北地师生踏遍祖国壮美山河,投身地质科研事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直以来,在北地求珍悟石的莘莘学子,在出野外和做科研的过程中,感受地质工作的家国情怀,体验地质工作的艰苦朴素,不断攀登着更高的山峰,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成果。

作为一名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建党百年之际,更要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创新、砥砺奋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胸怀科学梦想,做新时代新青年,努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王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级博士研究生

李曙光院士埋头地质同位素化学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攻坚祖国最急需的研究领域,杖朝之年仍坚持工作,将开展月壤相关研究工作;李忆祖老师扎根新疆地质工作,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耄耋之年开展地质科普工作,为下一代的地质科学教育,打开了新的天地;曾杰博士致力于践行李四光先生“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精神,在其科研领域努力奋斗,开拓创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我作为一名材料学博士生,努力实现地学领域新材料的创新与发展。我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环境保护新材料的研究努力奋斗,我将谨记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殷切嘱托,急人民之所急,用脚步去丈量祖国山川大地,用行动来书写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孙月驰

经济管理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要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中汲取灵感,解决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齐赟

工程技术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李曙光院士80岁高龄仍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上,不断开拓新的科研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李忆祖校友扎根新疆工作60余载,走遍新疆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直走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之路上。曾杰博士将自己的科学研究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力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出地学方案。作为新时代的北地青年学子,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会将李曙光院士,李忆祖校友,曾杰博士作为我的榜样,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祖国大地上做好扎实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学习中成长,在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用我们所学服务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高敏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马俊杰书记在微党课中提到:地大历经70年,一直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立身之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建校以来地大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兢兢业业的地质工作者,他们不怕苦,不畏难,践行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校训。作为新时代的北地马院人,我更要践行好这一精神,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牢记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努力将自己的研究贴和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民解忧,为国做贡献。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好青年。

王觊晨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听完“明理增信 崇德力行”微党课,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则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作为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努力突破人类认知的极限,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地质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我应该加强多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地质技能,向马俊杰书记、李曙光院士、李忆祖同志、曾杰学长学习,将自己满腔的热血献给我们国家伟大的地质事业,立志为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许可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9级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理论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通过此次微党课的学习,我也更加深入体会到作为一名青年人、地质人以及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所要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必须要紧跟时代大课题,行胜于言。身为北地学子,我们需要始终传承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留下的矢志报国、一心向党的红色基因。需要我们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立身之基,在不同的时代发展阶段,依据国家的需求高效调整学习和科研的方向,正如李曙光院士提到“我们的科研选题要急国家所急,应人民所需”,将理论播种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

踏着先辈走过的道路,作为一名崭新的地质人,手中的“地质三大件”就是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青春和力量的强大装备,我们将迎着耀眼的曙光,扎根祖国大地,投身伟大建设事业,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将知识化为实践,用汗水和智慧描绘祖国大地。

推荐阅读

预告 | 明日上线!北地师生党员讲述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

此地同行|走近石头,探索世界

八月你好 | 野外实习系列月历壁纸已上新

观影指南 | 暑期生活实录已“定档”

今日启程!北地等你来

重要提醒!所有北地人请注意!

色感测试 | 一起解锁北地的盛世美“颜”!

历史性突破!3名教师均获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国赛参赛资格

夏日特供 | 送你一套北地“雪糕”,一解暑气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观看

主办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美编 / 吕松卓

责编 / 吕松卓 李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微高校-院校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生热议!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九讲今日开播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