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11)《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央美术学院,艺考

中央美术学院

2021-6-21 09:44:51 文/徐漫远 图/邓鸿煊

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已于1月2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等开播。中央美术学院积极参与了节目的内容策划、学术指导与节目录制工作。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作为节目总顾问,对该节目的学术方向、内容品质进行了指导把握,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对参与节目联合摄制工作予以统筹安排。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磅作品,《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通过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创新拓展重大主题表达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官微开启“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微党课”,一起走进经典画卷,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11)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央美术学院

沈尧伊 《革命理想高于天》

布面油画 184×368cm 1975-1977年

1935年8月,经松潘北上的交通要道已被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控制,红军失去了有利战机,此时,穿越凶险难行的松潘草地成为红军北上的唯一选择。1975年,画家沈尧伊根据中央红军穿越松潘草地的壮举创作了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幅画作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画面选取了“听故事”这一题材,同样也展现了长征环境的艰苦;另一方面,毛主席以“讲故事”为手段,实际上是以加强革命教育为目的,塑造红军坚定的革命意志,激发乐观的革命精神。

在画家的最初构思中,毛主席旁边本是一个负伤的战士,画面中并未有周恩来的形象出现。1978年1月8日,在创作过程中,画家得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便将绘画中负伤的战士形象替换成周恩来,以表达对周总理去世的悲痛之情。

中央美术学院

在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中,沈尧伊运用了典型的三角形构图,比如以红旗为高点,和毛泽东身后的战士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再如,周总理背后的几个人形成了一个小三角;而画面右下角背景处的人物又形成了一个三角;最后,画面左下角处前排的人,也是运用三角形构图。

沈尧伊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整体呈现了一种稳重安定的视觉感受,从而更有利于展现红军的体量感、稳定感,展现其是非常坚定革命者的态势。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局部

作为光源,画面中央的篝火将主体人物毛主席和周恩来突出出来,而将其他次要人物根据所坐位置进行虚化处理。除去技巧上的应用,篝火还具有典型的象征含义。篝火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篝火,也代表着革命的篝火,有着深刻的隐喻内涵。除了近景处的篝火之外,画面远景处还有星星点点的篝火,恰恰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长征完成了人类不可思议的伟大壮举,并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历史命运。在沈尧伊的画作《革命理想高于天》中,每一个形象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形神兼备。画面前景处和中右侧的女战士,手中都拿着不知名的野花,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些都表现了红军虽身处极端恶劣环境,但依然愈挫愈勇,积极乐观的精神。这种反差形成的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浪漫主义的乐观情怀。该画既展现了对美、对革命理想的向往,也呈现出对我们民族、国家开创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来源:CCTV《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中央美院科研工作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11)《革命理想高于天》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