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比派绘画

美术造型,艺考

美术造型

2022-8-20 09:56:20 文/庞晓雪 图/杜晓阳

关注

代表人物

鲁艺美育

Pierre Bonnard

皮埃尔·博纳尔

1867-1947

鲁艺美育

douard Vuillard

爱德华·维亚尔

1868-1940

鲁艺美育

Maurice Denis

莫里斯·丹尼斯

1870-1943

鲁艺美育

Paul Sérusier

保罗·塞鲁塞尔

1864-1927

“纳比派”的绘画题材

鲁艺美育

“内景主义”的意思是专画家常小题材,如庭园景象、家里的夫人、孩子、桌子上的实物、床、浴室等。

鲁艺美育

画家们开始面对绘画的自身语言、对形式本身的语言变化。开始关注形式语言中色彩与静物、色彩与人物的具体变化。而纳比派把这种关系引向平面与装饰性。这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鲁艺美育

他们在小小的母题中创造了如万花筒般的充满迷人的闪烁,一种完全属于这个画派温馨,安逸,富足的东西。创造了色彩极具学术性的价值。创造了“小天地”里的自我审美理想与构建,他们是“小天地”里的先知。

“纳比派”的绘画形式语言

鲁艺美育

打破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象

重视平面结构上的意趣

“纳比派”的口号是

绘画是色彩在平面上的布局

鲁艺美育

保留一定程度的“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却又将这些压扁了。不要视觉深度,而要它的面积变化,把形、色块逻辑地组织在秩序中。这样的图式构成,就不是实景的一角摄取了,而是自创的图式结构了。

鲁艺美育

造型语言是绘画的第一位,从古典到印象派都是这样,没有被动摇过。而“纳比派”将其变成色彩的从属关系语言,可算是一种突破,他对后来绘画形式语言的分离起到了铺垫作用。

鲁艺美育

“纳比派”的造型似乎是一种随意性(特别是博纳尔),但是还是看得出随意后面的造型功夫是深厚的。由于色彩语言是他们的第一要素,所以造型就放在第二要素了,但是造型和色彩搭配得很合适。这里没有觉得造型松散和不适,反而觉得有一种大写意的感觉。一种色彩与造型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鲁艺美育

看博纳尔和维亚尔的绘画首先被他们明确的色彩所吸引,一股浓郁的酒香与芬芳。革新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加强了色彩的浓度与装饰性处理。

鲁艺美育

色彩的主观处理

使色彩变得有意味

博纳尔说:“艺术不是自然,作为表现手段的色彩也还有更多东西有待发掘”。

丹尼斯说:“一幅绘画,当我画成一匹马,一个裸妇或是什么之类,它在本质上是一块按特殊秩序涂满色彩的平面”

鲁艺美育

“纳比派”的画家们在形色构图,笔法等各方面所下的功夫,画面上的自然课题,再也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经过创作主体从审美上按照思考逻辑规律再调整过的关系了。这就有了新的审美价值。

鲁艺美育

他们的用笔之自由,似乎在不经意间游走于色彩之中,显出纯真与质朴。作画时用小笔触、用手指揉、用笔扫、点拖盖,有些一遍成形,有些反复修改,色点像大大小小的玉珠般并显连缀,积点成面、或隐或显。

鲁艺美育

在大片涂抹中带上空白和底色或其它色,色与笔自由交织,像中国画的“泼墨笔法”,画如彩石镶嵌,或像绒绒的织毯效果。

鲁艺美育

他们的视野是开阔的,他们博采众长,我们可以看到高更,梵高的象征与神秘,日本中国的条幅构图,中国印章式的签名。雷诺阿的率真,德加的裸女,莫奈的色彩,秀拉的点彩等等。

鲁艺美育

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新东西,室内母题,平面色彩装饰语言,“小天地”里的审美精神境界。他们反对太多和明显的理论,所以他们只顾抒发个人情感。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造型-纳比派绘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