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伍伟新展“无阻”在北京第一空间推出,由独立策展人杨紫策划。
展览现场
理查德·桑内特在《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一书导言中曾描述,高速公路的工程师创造了“无阻挡的自由”——让人开起车来无需花费气力、投入精神的“无障碍”道路系统,以及由此创造的地理学,令旅行者深陷“被催眠状态”里被动地感受世界。这类现代麻醉术,是伍伟个展“无阻”的引子,即面对当今的城市规训机制,我们如何让身体免除困顿,重获活力?
提丰 380cm×170cm×140cm 金属、纸张 2020年
《提丰》局部
本次展览中,伍伟为作品注入了比以往更富表现力的视觉形式。《提丰》以希腊神话中的巨神命名,此位敢与宙斯较量的失败者曾诞下了许多可怕的怪兽。在该组作品中,伍伟承袭了以往创作里把剪切纸张处理成类似于动物皮毛的手法,将附着的基底转换成为报废汽车的外壳和零配件。
提丰-20146cm×125cm×15cm 金属、纸张 2020年
覆盖“皮毛”之后,历经磨损的黑色轿车车身像一块长角的动物头骨。它内外不规则的线条被展示,原本以实用为目的的构造设置显现出了美学意义。同样的制作手法体现于该辆汽车的零配件上,它们有车身“母体”的基因。具备强烈工业感的线条间,有机的纸质弧线“生长”出来,连接着比工业文明久远的原始时代。
绘画装置《分裂与聚合》
突出的形 200cm×300cm 木板、纸张 2020年
与旧作另外的不同之处是,具体的汉字和图形并未出现在“无阻”中,艺术家也随之放弃了图像和语言所圈定的思考框架。伍伟将在手机上偶然绘制的图案放大为3米×6米的绘画装置《分裂与聚合》。艺术家对生命直觉性的强调,对某个瞬间时刻的确信,奠定了作品的动机。看似封闭的个人意志表达却体现着对普遍命运问题的追问——那些自由的线条,像在测算着依靠程序运行世界内部不可知领域存在的概率。
《突出的形》局部
缝隙40cm×40cm木板、纸张2020年
穷奇 65cm×65cm×120cm金属、纸张2020年
关于艺术家
伍伟出生于1981年,中国河南省郑州人。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伍伟的作品中充斥著触感慾望,涉及文明、野蛮、神话的议题,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新的感受和可能。
编辑| 张婷婷
制作|千 惠
校对|千 惠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8285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