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则
确定升学方向
考生要选择自己的升学意愿,确定学校类别,是就读普通高中、职技类学校,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考生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其中,学业水平方面是“硬指标”:最重要的标志是考生在本区中考的排名。中考分数具体多少不重要,和以前相比的参考意义也不大。因为中招录取学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分区录取,而中招录取原则准确说是“名次优先”。所以,区内的中考名次,是考生学业水平的最直观依据。此外,家长还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综合情况,包括学业、特点、性格、兴趣等。在尊重后者意愿的前提下,家长与考生共同做出客观准确的选择,要着眼长远,切忌盲目攀比,大包大揽。
选对学校
确定了升学意向后,考生要在意向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也就是愿意读的学校。比如,选就读普通高中,要在招生简章上刊登的高中名单里选定几所自己想去的;选就读职技类学校,也要选定几所。如果是混合填报(二者兼顾),则两大类学校都要初步筛选。
排好顺序
考生初步确定意向校后,就要考虑如何排列这些学校的顺序。“好”的顺序要有层次,学校间拉开梯度,避免“扎堆”和“乱序”。既不要勉为其难,也不要好高骛远。
八项注意
校额到校志愿放在前面,可增加名额分配招生录取机率
考生在填报名额分配招生方式的志愿时,可先将校额到校志愿填在前面。由于校额到校志愿是在校内按考生中考成绩、排名和志愿顺序录取,考生更容易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可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不是特别想去的学校,不要放在名额分配批次学校填报
专家表示,考生要注意在填报名额分配志愿时,其最后一个志愿要和统招的第一个志愿拉开差距。如某考生统招第一个志愿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而其名额分配的最后一个志愿录取分数线为539分,由于名额分配批次录取在统招之前,考生即使分数达到540分,也会先被名额分配批次录取,失去被统招校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填报名额分配批次的学校要慎重,如果不是非常心仪的学校就不要填报。相对于传统的统招录取,各种名额分配录取就是增加了上优质高中的机会,只在录取范围、名额及竞争激烈程度上有所不同。名额分配学校的填报原则基本与统招志愿相同,注意要在梯度上保持“先高后中”的档次。而且后续还有统招批次录取,要是报低了且被录取,即使达到统招录取学校更高的分数线也没机会了。另外,对于有意报考普通高中特殊专业的考生,如特长类、直升班、实验班等,要分清录取顺序,慎重填报名额分配志愿。
统招志愿顺序“先高后中最后有保底”,避免过度集中成死档
统招志愿是最后一个录取批次,要按“先高后中最后有保底”的顺序填报,避免过度集中造成死档。今年是首次考后报志愿,考生在知道自己排名的情况下认为填报志愿较精准,只按学校刊登的招生计划大致做个排序,自己排名在哪就是哪所学校,选来选去还不如假期赶紧出去玩,报个一两所就行了,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另外,由于今年是首次考后知分填报志愿,优质高中的分数线可能会提高,考生在“冲高”的同时还要注意填报“保底”志愿,避免因为填报志愿过高而造成死档。
建议志愿“上冲”10到15分,“托底”20到30分
专家分析,今年是第一年考后知分填报志愿,从目前各种反馈消息来看,今年考生填报志愿的跨度比往年要小。比如说往年考生填报第一志愿和第八志愿的分差是60分,那今年的分差小很多,30分、40分就够了。但是因为今年填报志愿有好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考后知分填报志愿,会导致整体的排名靠前的那些录取校分数可能会略微提高;但是贯通培养大幅增加计划和校额到校的新增计划会导致分数往下降。它影响到不同段的分数。考生填报志愿的这个梯度保持不是唯一的,不是定好的就是3分5分,考生还得看自己所住的位置,周边的中学有哪些。有的考生周边的中学它本身就特别少,那两个学校之间跨度很大,他只能全都报上。专家建议,志愿上冲大概10到15分就够了。下边托底,根据考生实际的情况要托底20到30分,大概40分上下一个区间之内平均分布,8个志愿去填报。
选择参加何种途径招生,考生要知此知彼
家长和考生可以按照招生的时间顺序考虑参加哪种途径的招生录取。第一步:考虑是否参加提前招生的国际部或职技类学校加试,参考理由:成绩较好,家庭条件满足,愿意出国上大学;或者成绩一般,愿意上职技类学校。第二步:考虑是否填报贯通项目志愿,参考理由:可以不参加高考,有心仪的院校和专业。需注意,考生中考成绩要达到贯通项目分专业设置的520分、460分、430分三个最低录取分数线。第三步:考虑是否填报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或校额到校志愿,参考理由:成绩较好,想上普高,不考虑招生简章中的实验班专业。需注意,考生中考成绩要达到500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第四步:考虑是否参加特长生等特殊收生,参考理由:有相应资格,成绩达到相关要求。第五步:考虑如何填报统一招生志愿,参考理由:适合各种不同成绩的考生,可以选择普高、职技类,主要参考当年招生计划和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名额分配最后一个志愿,应该比统招志愿高一些
名额分配志愿应该是考生最想冲击的志愿。如果考生统招**能考上,那在名额分配就不建议报了。名额分配最后一个志愿应该是比考生现在预测的统招那个志愿要高一点。但是考生最后填报统招志愿的时候还是要往上冲一点。因为目前不知道最后统招录取分实际是多少,很有可能正好冲击上去。
不要太纠结校额到校排名,有名额就可以报
专家表示,考生不用太纠结校额到校的学校排名,因为有可能排名在自己前头的考生,他走其他的方式,未必报。另外有些考生集中填报某一个,可能会导致这个考生没法被录取,这个排名就会往下降。所以家长一个一个去数排名没有意义。所以家长无论是什么状况,只要有名额您就报。
志愿间不能有“空志愿”,同一志愿学校同一专业不能重复填报
据介绍,录取批次按顺序依次为提前招生、名额分配招生和统一招生,考生被前一个批次的招生学校录取,不能再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志愿作废。考生志愿必须连续填报,志愿间不能有“空志愿”。同一志愿学校同一专业不能重复填报。志愿信息以志愿填报期间内考生最终提交信息为准。志愿填报结束后考生志愿信息不得修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