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专升本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升本)专业招生考试是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制定的大专起点本科教育的选拔性考试。考试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挑选具备一定体育素质的专科毕业生,进一步接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教育。
二、考试科目
1.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实行“2 门公共课(各 150 分)+2 门专业课(各 150 分)”的入学测试方式;
2. 考试科目:公共课考试科目:《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专业课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专业实践测试;
3. 专业课考试题型:《体育概论》主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4. 专业实践测试:100 米、立定三级跳远。三、专业课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一:《体育概论》
1.考试要求
《体育概论》课程是一门从宏观上、总体上概括研究和揭示体育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育概论》科目考试主要是测试考生掌握体育专业所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考核层次:本课程考核,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试题考核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识记层面的试题约占试卷分数的 40%,理解层面的试题约占试卷分数的 40%,应用层面的试题约占试卷分数的 20%;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较难、难三个档次,各个档次的试题分数比重分别为 50%、30%、20%;试卷题型:试题类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问答题、论述题、应用题等。
2. 参考书目
《体育概论》(第二版),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3.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体育概念
1. 了解定义的结构,下定义的方法、步骤、规则,体育分类的依据及分类结果。
2. 掌握体育的本质,体育、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的概念。
3. 应用下定义的相关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
第二章 体育功能
1. 了解体育功能的层次性,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
2. 掌握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3. 学会充分应用体育的自身功能来促进体育的发展。
第三章 体育目的
1. 了解目的、目标的特点,目的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体育目的与体育目标间的关系。
2. 掌握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运动竞赛等概念,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的体育目的、体育目标,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3. 学会应用体育的分类来理解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四章 体育过程
1.了解体育过程的发展阶段,体育过程控制的途径、方法,体育教育过程的本质,竞技运动过程的本质,健身休闲过程的本质及内容。
2.掌握体育过程的概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类型,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任务及基本规律,竞技运动过程的内容、特点,健身休闲过程的特点、原则。
3.应用体育过程中的相关理论,促进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等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
第五章 体育手段
1. 了解体育手段的特性,身体运动的分类,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2. 掌握体育手段、身体运动、体育运动技术、技术基础、技术环节、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等概念,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概念, 体育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起源、分类。
3. 能以任一体育动作为例分析其身体运动的各个构成要素。
第六章 体育科学
1. 了解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新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的学科分类,体育科学的属性。
2. 掌握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体系等概念,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特征。
3. 应用体育科学体系学科分类的相关理论,对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学科分类。
第七章 体育文化
1. 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与差异,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组织文化,体育文化及中国体育文化的继承保护与创新。
2. 掌握体育文化的概念、分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3. 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导致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
第八章 体育体制
1. 了解国外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体育体制,不同类型体育体制的优劣比较,我国举国体制的由来与评价,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2. 掌握体育体制的概念、构成及分类,体育体制的特点、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特点,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3.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造成各国体育体制不同的原因。
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
1. 了解体育与人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体育与生活方式间的关系, 体育与休闲间的关系。
2. 掌握体育产业、终身体育的概念,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全球化三个角度来理解体育的发展趋势,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体育对促进老年人健康中的作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趋势。
3. 体育运动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体育观。科目二:见专业实践考试说明
四、公共课考试大纲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为准。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