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庄树雄 前日,深圳第一批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欢乐”或“哀愁”的,除了学生,还有高中学校本身。因为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生源质量,对于学校在社会上、家长心中的名声也有很大影响。今年深圳“四大名校”的排名和去年一模一样,排名第三的深圳中学昨日还专门发文,剖析个中原因。
各校间“攀比”之风甚炽
有家长说,在深圳考普通高中比考大学还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普高“塔尖”的深圳“四大名校”,给人感觉非常“光鲜”。但事实上,每年招生的时候,各校间争夺优质生源的压力也非常大。位于上游的高中,希望提高录取分数线,从竞争对手中争夺更多的高分学生,即使中下游的高中,也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招到高分学生。
深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其中有一项就是校际发展的不均衡。有人认为,高中各校间的差异化,主要是由生源的参差造成的。
正是因为分数线“意义重大”,前日深圳招考办的消息尚未公布,就有高中招生负责人很紧张地向媒体询问“分数线出来了没有”?而前晚分数线一公布,立刻就上了各中学的百度贴吧、校园论坛等,各校间的“攀比”之风甚炽。
深中网上发文剖析原因
今年,深圳所谓的“四大名校”,即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实验学校和深圳高级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排名和去年一模一样,由高至低依次是深外671分、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669分、深中657分、深高636分。对此,位居第三的深中有话说。昨日,该校招生办公室专门在校园网上发文,剖析个中原因。
“深圳中学的录取线在近年来连续下滑的情况下,由去年的654分提高到了657分,艰难地实现了止跌回升。”深中的文章称,今年该校在招生工作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文章中分析,首先是深圳中学初中部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停招超常班。以往,每年超常班给高中部输送少则七八十,多则上百名的优秀毕业生。其次,深中今年再次扩大招生,招收正取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60人。第三,由于深中校园的改造,只能为高一新生提供大约500张床位。而对于青春成长期的学生来讲,独立生活,寄宿学校就成了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理想高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一点也成为制约深圳中学发展的一个要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