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前★机密
黔东南州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沈成群录制
(本试题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曲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5分)(共9小题,1-5小题每小题3分,6小题8分,7-9小题共12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秽(肮脏) 收敛(收起.收住) 吹毛求疵(缺点.毛病)
B.荣膺(承受.承当) 亘(延续不断)古 相得益彰(表彰)
C.孱弱(瘦弱,软弱) 侧(悲伤)隐 迫(紧急)不及待
D.缅(遥远)怀 魁首(为首的,屠第一位的) 引(拉开)吭高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记载了晋公子重耳逃亡的故事。
B.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C.他珍重地捧起一把故乡的泥土,包好,放在贴身的衣袋里。
D.假如范进中了举人,他的命运会发生什么变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的纪念日。
B.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从各个方面探寻黄河的历史,了解黄河的忧患。
C.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勇于承担拯救黄河的责任。
D.夏令营的同学们都佩带着营团标志、帽子和挎包。
5.下面对于破折号的使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话题转换)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
(表示转折)
c.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承受不了生话的战斗的欢乐。(解释说明)
D.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声音延长)[来源:网址未加载]
6.根据上下文默写(共6题,任选4题,多答以最先4题计)。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④老夫聊发少年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⑥花问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3个小题。(12分)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词l分,共3分)
(1)世隶耕 隶: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I)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译: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旬。
译:
9.下面对课文的分析珲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段中对方仲永“世隶耕”这一介绍,为后面写其“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作铺垫,以衬托其天赋。
B.本文以叙议结合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天赋极高的神童泯灭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c.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的教育与自身的学习有关。
D.仲永之父的做法,对方仲永的成长并无妨碍,关键是方仲永自己是否认真地去求 学了。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