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9个常考【高频规律】知识点汇总

中考政策,艺考

中考政策

2022-10-11 14:37:23 文/王婧琪

关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不是银是汞;

铅笔不是铅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

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 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6、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

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

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

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7、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

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

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

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8、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1)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2)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3)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

CaCO3=CaO+CO2↑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

9、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常考元素,一定要背过!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精选35个

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方法】总结,常考易错内容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记忆口诀,巧记!

初中化学各题型答题技巧,转给孩子一份!

文章|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侵删。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中考-中考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中考政策-九年级化学9个常考【高频规律】知识点汇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