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实验大汇总,常考的8个,知识点抓紧掌握,有备无患!

中考物理学习资料,艺考

中考物理学习资料

2022-9-26 11:24:44 文/邵思琪 图/高梓洁

关注

中考物理

1.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m+m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

2.弹簧测力计测力

中考物理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中考物理

【实验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F1-F2) 。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4.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中考物理

【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 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结论】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2400kg/m3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

【实验步骤】

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 V。

3.测容器质量(m)与剩余液体质量(m=m-m)。

4.算出密度:ρ

5.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设计表格:

中考物理

【实验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6.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中考物理

【实验步骤】

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1.如图 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 b、c 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相等(等大)

2.方向相反(反向)

3.同一直线(共线)

4.同一物体(同体)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 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 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注意】

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中考物理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

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往期推荐

中考物理

初中物理【必考要点】精选100条,基础分数不能丢,高分必备!

2022-09-22

中考物理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必背基础概念汇总,基础送分内容!

2022-09-22

中考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33个概念归纳,基础知识点,抓紧背诵掌握!

2022-09-22

中考物理

初中物理物理学霸的8种实用思维方式,助你提分!

2022-09-21

中考物理

阅卷老师整理的初中物理【易错点】,都是丢分率很高的考点,一定要看!

2022-09-21

中考物理

初中物理7步学会【电路简化】,方便易懂!

2022-09-21

中考物理

中考物理

新高一必备学习手册

中考物理

高中语文预习ID:gzyw100

高中语文预习,提供高中语文全轮学习资料,汇总语文考试要点,介绍语文解题技巧,分享阅读写作素材。

中考物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高中数学预习ID:gzsxyx100

高中数学预习,提供高中数学全轮学习资料,讲解常考题型,分析经典题型,梳理基础知识,分享解题思路。

中考物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高中英语预习ID:gzeg100

高中英语预习,提供高中英语全轮学习资料,解析高中语法难点,梳理英语重难点,分享阅读写作技巧,高效学习!

中考物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考物理

END

觉得这篇文章能戳中你的心,点亮【在看】中考物理,让更多人看到。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让我看到你们的坚持!悄咪咪问下你们,最近学习,想看什么样的文章和学习资料呢?

标签:中考物理 力学

来源:本文素材来源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以致谢,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考物理 ID:zkwl100

中考物理

中考物理

中考物理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更多学习资料!

中考物理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中考-中考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中考物理学习资料-初中物理【力学】实验大汇总,常考的8个,知识点抓紧掌握,有备无患!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