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远古—15世纪)
专题一世界古代史——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
亚非文明又称为农业文明(经济特点)、大河文明(地理环境)以及东方文明(地理位置)
导言: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产生时间、发源河流、文明成果
第1课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2.文明成就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2.《汉谟拉比法典》地位?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内容?意义?3.文明成就
第3课古代印度
1.发源地2.文明成就(三个)
3.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特点——等级森严、世代相袭、不同等级间严禁通婚;意义?
4.佛教:①创立时间②创始人③教义?④向外传播?
⑤对中国的影响:
A与佛教有关建筑—白马寺、少林寺等;
B雕塑—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等;
C文学作品—《西游记》等;
D佛教用语—阿弥陀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生有幸、自由自在、缘分、因果、缘由、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等。
四大文明古国简表:
出现时间 | 国名 | 流域 | 成就 | 地理位置 |
BC3500年 | 古埃及 | 尼罗河流域 | 金字塔(埃及文明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纸草文字)、太阳历、解剖学、分科治病 | 非洲东北 |
BC3500年 | 古巴比伦 | 两河流域 |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阴历、60进制、星期制度、空中花园 | 亚洲西部 |
BC1500年 | 古印度 |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 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佛教建筑、梵文 | 亚洲南部 |
BC2070年 | 古中国 |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 甲骨文、青铜器 | 亚洲东部 |
相同点: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是农业文明,盛行奴隶制君主专制。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
第4课 古代希腊
1.古希腊文明起源与地位
2.雅典民主政治特点—主权在民、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评价(积极影响、局限性):①积极影响: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局限性: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3.伯利克里改革启示: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杰出人物能推动历史发展。
4.古希腊文明的影响—①政治:对近代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深远影响;②体育:孕育了现代奥运会。
5.亚历山大东征影响(评价)?
第5课 古代罗马
1.法律文件名称、时间、内容、地位及意义2.古罗马历史进程?
第6课
1.古希腊文学成就?
2.古希腊雕塑成就?
3.古希腊建筑:①特点②典型代表?
4.古罗马建筑:①特点②成就代表?
5.古希腊哲学家及思想?
6.古罗马法学代表、地位?
7.公历基础、制定、影响?
8.如何理解: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第一次的武力是指: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的宗教是指:在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的法律是指:罗马法维系帝国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9.东西方文明比较:
类型 比较项 | 亚非文明(大河文明、东方文明) | 欧洲文明(海洋文明、西方文明) |
发源地 | 大河流域 | 以海洋为中心 |
文明类型 | 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 | 海洋文明,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
国家政治特点 | 奴隶制君主专制 | 奴隶制民主政治 |
典型代表 |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 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 |
对外交往 | 很少 | 频繁 |
不同的原因 |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
10.文明交往的方式:和平交往、暴力冲突
11.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或启示: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经济发展影响政治文明;文明具有多样性。
专题二、世界古代史—封建社会
(封建领主和农奴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领主和农奴)
第7课
1.基督教:①兴起时间、地点、创立者②教义③传播④节日
2.封君与封臣(查理˙马特改革):形成?关系?特点?影响?
3.性质: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①等级森严,逐级保护和负责;②以土地为纽带;③层层分封。
第8课
1.庄园特点(性质):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②领主与佃户的关系
2.庄园法庭作用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
西周分封制 | 西欧封建制度 | ||
不同点 | 纽带 | 血缘关系 | 土地 |
相互关系 |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 封君与封臣不可越级统领 | |
相同点 | 等级森严;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
西欧庄园农民与中国古代农民:
西欧庄园农民 | 中国古代农民 | |
不同点 | 主要以劳役的方式受领主剥削 | 主要以实物地租的形式向地主交租 |
集体庄园经营 |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 |
领主和佃户存在契约关系 | 农民对地主依附性较强 | |
相同点 | 都是独立的小生产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都受到封建主的剥削 |
第9课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①兴起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①经济方面: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西欧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②政治方面: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促使早期资产阶级出现,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③思想文化方面: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古代中国的城市与中古西欧的城市区别?中古西欧城市是经济中心,而中国古代城市既是经济中心,又是政治中心;中古西欧城市规模较小,而中国古代城市规模较大。二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中古西欧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而中国古代城市则没有这样突出的作用。
4.大学的兴起(12世纪,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意义: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特点:(多元化表现)①政治方面: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统治人民,等级森严;②经济方面:经济自给自足,庄园经济盛行;③文化方面: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④教育方面:大学兴起。
第10课
1.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2.《罗马民法大全》时间、目的、组成、地位、影响(局限性)?
3.《十二铜表法》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同点:都属于罗马法系;都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涉及刑事、经济、民事等领域;都维护了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的发展;都体现了人类社会法制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第11课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背景、时间、人物、内容(政治、经济)、性质、影响、启示?
第12课1.伊斯兰教创立背景、时间、地点、创立者、教义、经典、主要活动(建立政权、统一半岛)?作用: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3.世界三大宗教比较
名称 | 时间 | 发源地 | 创始人 | 经典 | 教义核心 | 节日 | 标志 |
佛教 | BC6世纪 | 古印度 | 乔达摩·悉达多 | 《大藏经》 《金刚经》 |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 浴佛节 | / |
基督教 | 1世纪 | 巴勒斯坦 | 耶稣 | 《圣经》 |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 | 圣诞节 复活节 | 十字架 |
伊斯兰教 | 7世纪 |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 穆罕默德 | 《古兰经》 | 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 | 开斋节 | 一轮弯弯的新月 |
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都产生于亚洲;都强调服从忍耐;都被统治者利用。
5.三大宗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佛塔、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白马寺、《西游记》;佛教用语:阿弥陀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生有幸、自由自在、缘分、因果缘由、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等。
基督教—公元纪年、圣诞节伊斯兰教—回族
6.古代东西方曾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①波斯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罗马帝国④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⑤阿拉伯帝国 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7.阿拉伯人对世界的影响?
8.阿拉伯文化特点:东西融合,兼收并蓄
备战2023河南中考!
设【鼎成中考】为☆星标☆公众号
时刻关注河南中考动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