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1年中考咨询会召开
【网络综合 - 中考】
昨日,“广州市201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今年的咨询会依旧十分火爆,据统计,昨日全天就吸引了3万多人次考生和家长入场。
据介绍,昨日举办的现场咨询会共有近190所学校和助学机构到场摆摊,其中包括普通高中学校60所,中等职业类学校84所,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留学(微博)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3所,分布在320多个展位。
由于今年12所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学校首次在提前批面向番禺、花都、从化和增城4区市招生,此次咨询会较往年多了许多新面孔,吸引了更多来自4区市的考生、家长前来咨询。昨日的现场咨询会占据了琶洲会馆的14到15号展馆,2个展馆连为一体,但在汹涌人潮面前,显得有些拥挤。
今年很多中职技工学校围绕自己的特色“王牌”专业,在吸引人气上动足了脑筋,纷纷采用一些新颖的创意搏眼球。在广州市纺织服装学校的摊位前,就有两位盛装打扮的“亚运圣女”模特,“圣女”身着别致新颖的服装,手举亚运火炬,十分抢眼。据该校招办负责人介绍,原来,去年广州亚运会上,火炬传递系列服装以及采火圣女服装就出自该校。
笔者从广州市招考办了解到,今年各类省、市属中职学校共为广州市中考生提供71861个学位,加上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超过广州今年12.15万的中考生人数。
热点12所示范高中扩至全市招生
今年广州中考最大的变化是,12所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打破“老八区”限制,首次面向全市招生。广州市教育局规定,户籍和学籍在番禺、花都、从化和增城等4区市的考生,今年可以报考华师附中、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二中、六中、铁一中学、广大附中、广东华侨中学、美术中学、协和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等12所中学。
“12所高中的蛋糕就这么大,现在一放开,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分蛋糕了。”越秀区的王女士有些“忧心忡忡”,带着儿子一连走了华师附中、执信、47中等学校摊位,去年分数线多少、今年招生计划数有无增加等,问得十分仔细。
面对家长的满腹疑团,许多学校是有备而来。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姚训琪介绍,今年省实面向广州市的招生人数近700人,除了有2个面向省内招生的“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之外,还面向广州市考生开设4个“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虽然有新政策的影响,但我们估计今年录取分数线稳中有降,今年中考难度估计会与去年差不多。”
热点家长担心公费、择校“分数倒挂”
近几年来,广州市越来越多的名校出现公费线和择校线“分数倒挂”的现象,而且“倒挂”现象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昨日,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就围绕“倒挂”展开。很多人对如何在“公费”和“择校”之间抉择依然感到茫然,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梯度差别也让很多家长感到手足无措。
在华师附中摊位前,一名女士一连串向华附的老师抛出了好几个问题:“孩子在华附初中部就读,假如在一、二、三模的考试中排名在50名和65或80名之间摆动,应该如何报考?”“万一考试失常,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对此,华附的一名老师做出了解答:“慎重的填报方式是第一志愿报华附公费,第二报华附择校,第三选择一个档次低一些的学校。如果考试失手,那也没办法了。”
不过,今年许多学校都增加了择校名额。姚训琪则当场承诺,省实公费生和择校生没有倒挂现象,绝不会出现“择校生的分比公费生还高”。
动向国家重点中职备受追捧
广东去年首次实行中高职校“三二分段”政策,考生报考指定院校专业就可以直升高职。今年,广州市“三二分段”学校,从8所扩至17所,并扩大招生人数。此外,广州还规定,具有广州市户籍的贫困生读中职学校,不仅免学费还可以享受每年1500元助学金。受多重利好刺激,在昨日的现场咨询会上,许多打着“国重”(国家重点)字号的中职院校就成为“香饽饽”,备受家长考生追捧。
广州卫生学校还挂出了“入卫校门,圆大学梦”的横幅。该校负责人向笔者解释,学生报考该校的护理专业,学习3年中职学段,取得毕业证书后,通过对口的高职院校自主组织的选拔考核,就有机会读大专,并能取得相应的专科毕业证书。
笔者还发现,很多考生禁不住“游说”和种种许诺,面对学校负责人拿出的优先录取表,当场“签约”。
答问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支招中考填志愿
三项指标锁定志愿顺序
今日8时起,至6月3日17时,广州市12.15万中考生将开始“人生初试”前的关键一步——— 网上填志愿。在4个中考志愿中,公费、择校到底如何选择排序?如何填报才能提高命中率?带着考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分管招生的负责人吴强。
据介绍,每年在中考前,广州市招考部门就会公布所有的录取信息,以提高招生透明度,并为下一届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针对广大家长考生的困惑,吴强建议,在填报志愿前,可以根据三项关键性数据指标来锁定志愿排序,分别是:“往年录取分数线”,“高分优先投档线”和“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家长在打听录取分数线时,应该首先具体到某一学校前一年录取的公费、择校分数的最高和最低分数线。其次,家长考生还应看“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具体而言,就是每一所学校在第几志愿就招满,比如华附等名校“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也就是说在第一志愿就招满,这时,考生就不应该在二三四志愿时填报该校。
另外,吴强还建议考生家长正确把握“高分优先投档线”。
更多中考信息请访问:中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