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分数“倒挂”背后推手是谁?

广州中考,艺考

广州中考

2011-5-28 07:40:30 文/田泽洋

关注

中考志愿填报在即,许多考生都在考虑要不要填报择校,而对于非广州户口的学生,择校是中考升学的必经渠道。据了解,今年部分学校增加了择校名额,相关学校都表示,随着择校名额的增加,择校线有望下降,“倒挂”现象有望缓解。

择校“倒挂”现象,近两年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去年提前批47中的“倒挂”分数达到44分,引起社会一片嘘声。择校分数“倒挂”现象,为什么会愈演愈烈?这得摸清它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僧多粥少”。一方面,每所学校择校生的名额比公费生少许多,虽然按政策规定,“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但目前许多学校的择校生还没有达到这个上限,这也是这些学校今年可以增加择校生名额的原因。另一方面,外地到广州来读初中,有广州市学籍但非广州市户口的学生特别多。这“一多一少”的现状,是推高择校线的原动力。

另一个不易察觉的因素是“高分保底”。按规则,所有考生都可以从第二志愿开始填报择校,择校第二志愿相当于择校的首志愿。对于高分考生而言,比较保险的填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志愿公费+二志愿择校+低于优先投档线公费”,另一种是“一志愿公费+低于优先投档线公费”。从机会原则来说,填了择校志愿的考生,多了一次机会,一旦第一志愿退档,还可能被第二志愿择校录取,进入一个不错的学校。这种“高分保底”现象促使老三区的老牌高中近两年也出现“倒挂”现象,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除开考生的因素外,学校其实也是择校“倒挂”的幕后推手。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学校招收择校生是“名利双收”,因为择校分数高于公费分数,多招一点择校生显然多了优质生源,这些高分择校生将为学校在高考中赢得声誉,而择校生所交的择校费,也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白花花的银子。

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区以某种变相的手法为择校“倒挂”推波助澜,如减免择校生的费用,甚至完全免除择校生的费用。这种手法虽然为部分考生减轻负担,但出发点是为了一校(一区)之私利,推高了择校分数线。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中考-广东-广州中考-择校分数“倒挂”背后推手是谁?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