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No.1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今天,宁小职继续为大家带来“国史知识问答”。我们将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大家真正地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担当起历史使命。
为什么说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佳选择?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干涉中国内政。9月中旬,美国军队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南下部队的后路,战局急剧逆转。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度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上旬,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经过慎重思考、深入讨论、反复权衡,独立自主作出的正确抉择。这一决策的意义在于:
一是维护国家主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时,就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了中国领土,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国不能没有反应。当时除了抗议、声讨之外,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已经考虑可能要同美国打一仗。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给了我们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
二是保卫东北地区安全。美国投入朝鲜战争的空军飞机自8月27日起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城镇、乡村,地面部队准备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界推进,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地区安全。
三是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经济恢复和建设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新中国工业基地一半在东北,而东北工业基地一半在辽东、辽南。如果中国不出兵,让美国压至鸭绿江边,整个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无法进行正常建设。
四是维护社会稳定。美国出兵朝鲜后,国内各种反动势力活动明显猖獗。不将美国在朝鲜的气焰打下去,国内反动气焰就会更加高涨,不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
五是从迟早要打的利弊得失上的考虑。如果不出兵,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一千多公里的边防线需要部署很多兵力,还要改善装备和修建机场,随时准备打,与其如此,从经济上说,从国家长远建设上说,迟打早打,早晚要打,晚打不如早打。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惧强敌的决心和信心,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得到全国各阶层和各民族人民的热烈拥护。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明确指出:“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义的。”
“学党史 明初心”栏目系列内容持续推送中
敬请期待!
编辑:林婷雅
资料来源于网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