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衢职有约
机电工程学院欢迎您
在师资结构上,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现有教师员工57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职称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1人。学院名师辈出,薪火相传,共获得浙江省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1名,浙江省农村工作优秀指导员1名,浙江省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浙江省拔尖技能人才1人,浙江省优秀技能人才1名,衢州市新“1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及以上培养对象7名,衢州市劳动模范2名,衢州市“巾帼建功”标兵1名,衢州市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4名。
在科研建设上,技术引领,创新服务
机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坚持以技术引领专业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建院以来,获批市级专家工作站2个,设立“先进制造技术”和“茶叶机械”2个校级研究所,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30余,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实用新型和软件著作权近300件,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00余篇。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年度科技服务经费到账超100万元,围绕数字化设计、仿真和制造等技术领域开展员工岗位能力培训,年培训量超过500人次。
在专业建设上,聚力赋能,内涵深厚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建院以来,主持省部级以上课堂教学改革项目5项,市厅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立项校级“双十百人”团队2个,校级学生技能竞赛团队2个,获国家级规划教材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新形态教材2门,出版各级各类教材20余本。
在人才培养上,创新教育,助力成长
学院一直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打造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精品赛事,厚植学生感恩素养提升,培育德技双馨“机电新青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建院以来,学生获得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共计1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近10项,机器人国家级、省级竞赛共获奖30余项。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院的毕业生成为就业市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许多校友已成为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创业者和业务骨干。
在校企合作上,工学交替,强化实践
与上市公司开山集团联合办学成立“开山学院”,引进衢州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光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入驻我校,与红五环集团、中浙高铁轴承及华友钴业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汽车技术2个实训基地群,其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实训基地为浙江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拥有新能源汽车应用和数字化测试技术两个衢州市重点实验室。
专业介绍
0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紧跟机器换人、智能制造潮流,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践行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理念,是教育部 “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
(扫码查看)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行业、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等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C语言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动、PLC基础、机器人基础、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与保养。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智能制造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设备维护、机电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02.机电一体化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智能制造潮流,以自动化控制为核心,是教育部 “1+X”可编程控制系统集成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行业、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机械零件加工等知识和技术技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操作、制造、装调与管理维护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三维建模与设计、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PLC基础、机器人基础、PLC高级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维修。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等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其工作范围是: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与维护
中、小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设计、开发
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
机电产品和设备的销售、售后服务
03.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行业,培养从事工业CAD/CAM软件应用、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工业机器人与数控设备联机编程以及数控设备维护、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CAD/CAM(UG CAD三维数字化建模设计、UG CAE数字化仿真分析、UG CAM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逆向建模工程(RE)、3D打印技术、三坐标(CMM)测量技术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衢州市“115人才”3人。外聘企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8人。教师获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生获奖:
近5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上海市教委“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浙江省大学生数控机床装调及技术改造竞赛三等奖1项。
继续深造:
近5年本专业有40多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工程学院、衢州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数控加工中心编程、工业CAD/CAM软件应用、机电产品开发设计、工业机器人操作、数控设备维护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岗位。
0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及电子制造等产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需要,具有较高职业素质,掌握传统机械制造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熟练掌握CAD/CAM/CAPP软件应用与操作,具备较强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检测、计算机辅助制造、产品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技术运用的能力,能够进行典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利用数控技术及3D打印技术完成复杂零件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智能制造领域机械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编制、制造领域内CAD/CAM技术应用、智能控制、机械产品和设备质检、销售与售后服务等。
师资力量:
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任9人,校外兼职3人组成。本专业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较强工作能力的专业骨干教师5人。
人才培养质量:
01
专业学生获奖:全国第九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2020.11);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1项;全国互联网+竞赛银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首届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专科组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02
科技项目、知识产权方面:学生自主创新数字产品研发,立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4项、获得1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03
继续深造方面:近年来,专业累计有近20位毕业生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到温州大学、衢州学院、宁波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攻读本科学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欢迎报考
机电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570-8068678
咨询QQ群:238913432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宣传部 胡雅倩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qzct2002-
大学生新闻中心出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