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师,有这样一个姑娘,
她在学业上无可挑剔,
研一发文数篇、成绩专业第一;
她在多个学生组织身兼数职,
大小活动中都活跃着她的身影;
她总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作为学院唯一研究生党代表建言献策;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学科研型小学教师,
“以生为本”:以心育心,以德育德!
今日份【湖师身边人】主人公:周婷学姐
是我校小学教育(专硕)2019级研究生
让我们跟随她一路追梦的坚定步伐
一起揭开“全能学霸”的面纱
周婷
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93844班在读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助管,现任班级团支书、学院秘书处部长。曾获优质生源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全日制)教育见习成果一等奖、优秀研究生等荣誉,撰写论文数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出刊论文2篇,外文出刊1篇。
去核心期刊上撰写自己的教育理念!
“科研就是一股钻研劲儿。”
在大多数学生为发表核心期刊犯愁时,周婷在研一就鼓足猛劲儿,在北大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外文期刊《US - China Education Review》各发表论文一篇。
周婷论文刊登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
周婷论文刊登于外文期刊《US - China Education Review》
做科研、发论文、出专利都需要创新。在周婷看来,创新其实并不代表需要超高的智商,但肯定需要花很多的精力。每一份优秀的学术成绩,都饱含着她的汗水、心血和智慧,是她用无数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熬炼出来的。
滴水具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周婷的第一篇论文,便是在那些起早落夜的“滴水穿石”中,与导师肖菊梅老师共同精心打磨的结果。从选题确定,到大纲调整,到成稿后十几遍的字句斟酌修改,每一步都刻录着自己的学术理解,每一步都记载着导师的启迪教诲。
问及撰写论文时提供最多帮助的人,她眼中充溢着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我的第一篇论文《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是导师一手严格指导的,她经常会在群里提供很多宝贵的学术资料和教育类专著书籍,在我遇到学术困惑时第一时间与我探讨寻找出口,让我无形中捕捉到论文灵感,渐渐完善了我对教育理论和体系的理解。”
周婷论文刊登于北大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
正是有一群儒雅博学的老师,细心将学生们科研梦的种子,一步步播撒直至生根发芽、渐渐壮大。
周婷说:“教法老师常鼓励我们在学术海洋中畅所欲言,带领我们到小学参与课堂观摩、教育实践。”
得益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周婷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不断拓宽,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断更新,极大地影响了她的论文创作理念,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真谛。
周婷的每一篇论文都贯彻着她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她认为,小学教育培育的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教师不仅要爱学生,更要懂得如何爱学生。“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如何创生教学资源、如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活动,都应基于小学生的学习阶段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究,真正实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
关于撰写论文,周婷学姐还分享了以下经验方法:
1. 不能报有功利化的思想,拒绝华而不实。
2. 论文切口可以很小,但一定要落地生根。
3. 确定选题前须多和导师交流探讨,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论文主要是针对教育现象中有价值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策略和借鉴意义。
4. 多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了解研究前沿现状,明确自身研究的创新点,注重积累自己的学术功底,学会批判性思考。
别有天地,不止于方寸室间
努力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更是以主动的姿态去争取机会,成就更多的可能性。
周婷的“主动”从不止于学习,性格开朗、落落大方的她身兼团支书、教师教育学院秘书处部长、小教专业助管等多项学生工作。在学院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常常会看见她协调策划的身影,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也让她找到了归属。
周婷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
用上进心钻研专业,用责任心履行业务。
学习和工作,构成了周婷在湖师院研究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她平衡学业、工作和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秘诀,便是阶段性地为自己制定好时间规划。
繁忙时应调整好心态,将待办任务梳理、排序,按照轻重缓急逐一完成。学习是长跑,是稳定地、日常地为自己指定目标;而学生工作是突然性的、打破固有思路的插曲,是锻炼个人能力、素养的机会和挑战。
读研要沉得住气,也要常常为自己注入正能量。
于周婷而言,学生工作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她的专业素养。在工作过程中所锻炼的信息文件整理能力、表格制作能力、条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完成任务后所产生的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都是在书本里难以获得的珍贵体验。
正是这样勤奋忙碌、甘于付出的特质,让周婷在科研学习和学生工作的道路上如虎添翼,乐在其中——这些宝贵经验也砌成了她的研究生“城堡”,让她获奖无数,又成为了教师教育学院唯一一位研究生党代表。
师院,教师梦生长的地方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者,集师德、师爱、师能于一身。
“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持续为学生的成长目标而奋斗。”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保持着进取和奋斗的初心,周婷考研的第一志愿就选择留在本校,从本科英语专业跨考到小教专业读研深造。
“对我而言,湖师小教专业不仅是珍贵的学习平台,而且是个人素质能力提升的进阶石。”
周婷(右五)实地见习研习
对比本研的学习,周婷认为研究生从对知识“只知其然”过渡到“知其所以然”,要突破本科学习的舒适圈,不仅要掌握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探究事物的本源。
她注重课堂听讲与课后涉猎的相互补足,课上认真做好笔记,课后沉浸在图书馆,阅读专业书和相关文献,时常与导师探讨学术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敏锐度。
“在实践技能方面,我常参加学校师院提供的师范生技能训练,如微格教室训练、实地见习研习、名师走进课堂的专题讲座等。”这种理论知识与师范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得她在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收益颇多,在多磨多练中快速成长。
周婷实地见习研习课堂
正是在跨出了自己的舒适圈以后,才会拥有真正的成长。在研究生学习的道路上,周婷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
对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周婷也早早做好规划。
“首先要多看论文的资料和书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在小学实习过程中可以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师范生技能;此外,要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为毕业工作考编做准备。”
此刻,她正站在自己的坐标点上,丈量与梦想的距离。
她不仅深耕学科专业,更是心系教育,勇于探索,在投身学术科研、社会服务、学生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用一言一行展示着湖师学子的风采!
周婷的各种获奖证书照片
志之所驱,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周婷对教育的追求源自心底的热忱和期盼
跬步致远,祝愿少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待到归来时直挂云帆,扶摇直上
愿每一名师院学子
永含热气永葆初心勇敢筑梦
编辑 | 沈瑶洵、吴梦佳
文字 | 曾梦淳、沈瑶洵、叶欣玙、毛佳瑶、唐锐
审核 | 龚思、曾梦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