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学生们印象最深的
除了课堂上的“大师”
想必就是食堂的某道佳肴了
学校里一些长盛不衰的招牌菜和特色点心
也因此成为了师生们的“**记忆”
浙江台钱江频道《范大姐帮忙》报道我校“油条哥”蔡奎生
此条新闻在当天冲上同城热搜榜第一
“油条哥”蔡奎生展示独门秘诀
第三餐厅
俨然是杭电人的“早餐圣地”
每天供应40多个品种1块钱的油条
一天限量卖600多根
供不应求
“当年报考杭电前,我就先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学校,不少学长学姐都提到了三餐的油条,来了之后发现,这儿的油条确实是网红打卡点,我每次都是一拿到就忍不住往嘴里塞,毕竟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得赶紧犒赏犒赏自己。”王梦瑶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小孙说:“之前我记得有一次来晚了,就没有了,要早一点才能买到的”。
“蔡师傅的油条,面子和里子都好,口感松软,我每周必须吃一次他的油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老师严莹边吃油条边喝着稀饭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老师詹燕也说要经常跑在前面才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老师黄颖说到,早餐吃其他菜可能不一样,但是油条是标配,有时候经常会要等的它一锅一锅的炸出来,有的老师会说给我留一根。
据说,杭电本部生活区有八个食堂,其中三食堂靠油条“火”了。一块钱一根的油条,每天早餐时段600根左右,经常一扫而空。这个油条有多好吃呢?吃了三年油条的学生小张很有发言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三学生小张表示,油条刚拿到手里会感觉沉甸甸的,这个分量的油条会感觉它很紧实,但是很难得的是吃起来还很酥脆。
听到师生们这样的反馈,心里最美的当属后厨的“油条哥”蔡师傅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油条哥” 蔡奎生:“经常听他们说三餐厅的油条好吃,就这样说”。
蔡师傅是江西鄱阳人,他说老家那边有很多不错的糕点师傅,他17岁拜师学艺,学的就是做油条,1995年,蔡师傅和爱人一起加入杭电食堂,到如今已经炸了26年的油条,这26年里的每一根油条,蔡师傅都用了“秘方”。
“可能是因为是纯手工做的吧,和面、揉面我都自己一招一式亲自弄,面揉成什么样最好,我心里都有一杆秤,错过一分都不行。”
“面模子放进油里炸之前,外表形状和均匀度也很重要。通常由我做好放进油锅里,我老伴负责翻油条,我们俩搭档了26年了,炸油条时,对方一个眼神就能秒懂。”
“为了确保味道,炸油条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节奏,快慢、力度都很有讲究。”
蔡师傅口才不算很好,但谈起油条却立马流畅了许多。
靠着油条等面点,蔡师傅在杭州安了家,子女也都在杭州及周边定居,对于最近社会上时不时会报道一些靠烧饼、煎饼等小吃发家致富的新闻,蔡师傅说,在学校后厨待了20多年,已经当成家了,只要师生喜爱吃,他就成就感满满。
来 源|浙江台钱江频道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策 划| 程振伟王术海
摄 影 | 楼威 朱荧 曹潜 赵铄铨 王文康 伍振荣等
责 编| 楼 威
推荐阅读
1.润物细无声:校园人文空间建设初见成效
2.西湖见义勇为跳湖救人大学生获奖!杭电单独为其授予“守正之星”称号
3.硬核!我校首次举办远程操控实验大赛
4.官方发布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5.我校所有工科专业入选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 八成电子信息类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