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过半,产业行业研究院深耕细作,下半场更精彩!

浙江科技大学,艺考

浙江科技大学

2021-1-28 23:19:37 文/卢蓉蓉 图/唐诗涵

关注

浙江科技学院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多院一体,四轮驱动”的开放强校主战略,要求瞄准区域产业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若干产业行业研究院。

对接浙江省重点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结合学校研究能力和团队实际,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开发研究院、生命健康研究院等4个产业行业研究院首批试点成立。

试点研究院应整合校内外优秀创新资源,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并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实现协同育人。日前,4个研究院接受中期考核检查。进度条过半,各研究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超额完成任务。

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

4个国家级项目、3个省重点研发项目,1个省部级科技奖励……运转一年来,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理学院/大数据学院、电气学院、生化学院等学院紧密协作,成立建设委员会,统筹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对外合作、学位点建设等工作。研究院聚焦3D光学与深度感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物与医学信息、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4个主要产业技术领域,深耕科技创新与服务,开展产业合作。研究院全职引进了2名国家级人才,1名上市公司总裁。有力支撑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

浙江科技学院

3D光学与深度感知领域

的激光智能多维感知技术与系统,具有领先的技术研究能力,成功孵化两家科创企业,合计融资过亿元。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

在海洋渔业、智慧教育、电网智能管理等方向,与曙光集团浙江曙光信息科技公司、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南方电网贵州电力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海康威视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核心技术。

生物与医学信息技术领域

与我省多家医院、国家级研究中心等合作,开展面向脑血管病精准医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系统研发、全生命周期生物样本资源区块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研究等,建设领先数据平台。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领域

与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移动机器人研发型企业、ABB机器人(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巨头之一)公司、杭州美仪自动合作,针对工业机器人传感与检测技术、电机驱动技术、智能控制与决策系统开展研发,并与慈溪市慈星产业园合作挂牌成立机器人与智能产业研究中心。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按照人才与团队集聚、产业技术服务、重点重大计划攻关、对外交流合作的建设与发展要求,按照建设能持续产生重大技术、成果、产品和高端人才的多功能创新基地要求,建立健全研发项目管理科学、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成果转化渠道通畅、企业孵化支持有力的运行机制。

浙江科技学院

研究院着力服务地方和行业产业,依托我校学科、人才和科技综合优势

结合学校在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和中德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合作的技术经验,构建以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型体系,与缙云共建缙云智能制造国际产业研究院,未来三年缙云县政府对缙云智能制造国际产业研究院的总投入不低于1200万。

举办缙云县企业家“德国工业4.0与数字化智造”高级研修班

缙云县科学技术局代表、企业家高管约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举办“智慧电梯”技术与工业物联网(云)制造高级研修班

来自全省从事电梯制造、智能制造、物联网、机器人制造、装备制造、科研院所研究等中高层次专技人员、管理人员50余人参加培训。

研究院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聚焦智能装备、绿色制造、 特种机器人、新能源、先进材料以及工业大数据等智能制造的关联核心技术,形成智能制造技术的协同推进。通过开展物流机器人、自组装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技术, 以及机器视觉、制造过程碳排放建模、新型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智能制造技术的特色发展。

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开发研究院

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开发研究院以“行业引领、浙江急需、全国领先、制度先进、贡献突出”为宗旨,主动对接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聚焦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关键技术、地下空间现役结构保护关键技术、地下工程智能信息化建造关键技术、地铁智能化监控关键技术等领域。

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由“两院”院士领衔,同时组建了一支相关学科权威学者和高层行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以“科技成果工程化、工程技术成果化、人才培养创新化”的三化发展理念,在“滨海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技术”省级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基础上,致力于产学研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行业深度合作,多次参与 重大课题攻关工作,已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42项,承担社会服务项目3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了近40篇三大检索论文,为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浙江科技学院

此外,研究院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以及中央直属国有特大型企业、省属国有特大型企业和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等近40家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搭建跨学科的教育平台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实践创新基地,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 ”,构建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隧道与地下空间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创建我国培养多元化滨海地区隧道与地下空间开发人才的培育基地,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5人。

生命健康研究院

2020年末,我校首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浙江中德生命健康教育研究院获批成立,这是生命健康研究院发展运行中取得的新成绩。

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后,生命健康研究院获批,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生物与医药研究所、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功能材料与绿色化工过程研究所3个研究院。生化学院结合优势学科特色, 围绕省重点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为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组建分层次、分梯队人才队伍,满足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需求。

研究院服务地方行业也产出了一批成果:如分子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研发出96孔高通量核酸提取仪,突破原有产品提取孔间差、提取效率低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去年广泛应用于一线抗疫单位,为新冠疫情防控以及全球“战疫”做出积极贡献,项目负责人黄俊教授也被评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浙江是秋冬西兰花的主产区,研究院进行的“西兰花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西兰花黄花衰老机理和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的新科学认知,突破我国西兰花物流保鲜装备的技术瓶颈,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控制及微营养重组关键技术”开发婴幼儿配方奶粉,解决了蛋白过敏、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的等难题,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浙江科技学院

下半场

浙科人将继续

矢志不渝,奋勇前行!

- - 浙江科技学院 - -

- - 本期 - -

图文 | 学科建设处

美工 | 朱美玲

编辑 | 叶 丹

校审 | 宋 珂、尤永杰

浙江科技学院

一起为浙江科技学院

点500个赞(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浙江本科院校-浙江科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浙江科技大学-进度条过半,产业行业研究院深耕细作,下半场更精彩!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