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枣、有机核桃、酸辣粉……
学校的自助美食机内近期添置了几样新产品
货柜上醒目的“扶贫”标语
货品上“扶贫献爱”的标识
这就是我校为助力脱贫攻坚设立的
“消费扶贫流动货柜”
让我们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流动货柜,助力消费扶贫
“这个举措真暖心”“给学校点赞!”“希望能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自“消费扶贫流动货柜”进公寓楼以来,自助美食机旁每天都会有学生驻足购买,纷纷为学校的这一举措点赞。来自新疆的尚小楠同学在货柜里买了几袋家乡的红枣,深情地说道:“虽然我身处千里之外,但也的的确确感受到我的故乡正大步迈向小康。”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之年,我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关于消费扶贫的工作部署,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消费扶贫,不仅将此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学校本年度工作计划,还召开党委会、专项协调会等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校党委书记杨立平,校长徐小洲,党委副书记宣裕方,副校长杨荣耀、张梁等校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工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持续贡献浙传力量。
“其实早在上半年,我们就在学校颜品超市设立了‘扶贫专柜’,通过政采云扶贫馆农副产品平台陆续采购湖北恩施、贵州锦屏、吉林柳河等地的菌菇、花茶、五谷杂粮等扶贫农副产品20余种,并且以平进平出的价格进行售卖。”我校后勤供应中心的孙妍老师介绍说。
为了能将消费扶贫从超市单点销售延伸到校内多点销售,增加“扶贫专柜”覆盖面,学校定期研究制定采购计划,于10月实施“消费扶贫”进学生公寓楼的活动,陆续在学生公寓楼的自助美食机内添加了扶贫地区生产的乳品、饮料等30余种扶贫农产品,为校内师生消费扶贫提供便利。
多措并举,路遥心近情在
我校创新举措、拓宽渠道,助力结对帮扶,推动消费扶贫,营造全校师生“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有为”的浓厚氛围。为了做好新疆农产品采购对接工作,我校教职工掀起了扶贫认购的热潮,红富士、香梨、冰糖心、红枣、西梅等5个品种共计3913件产品被一抢而空,供不应求。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雨雁老师一人就购买了19箱农产品,张老师表示:“学校的这项举措十分温暖人心,我们应该有这种觉悟为国家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校还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发放给教职工。端午节前夕,我校通过湖北“供销荆选”平台采购农产品花菇,湖北供销合作社特地发来感谢信,感谢学校对湖北省消费扶贫活动的大力支持。教师节和中秋节前夕,学校还采购对口帮扶单位浙江平阳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此外,学校还积极发动教师通过学习强国等网络消费扶贫平台,自行参与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
特色帮扶,传媒人在行动
直播带货、电商培训、农产品标识设计……近年来,我校切实扛起“三地一窗口”使命担当,围绕智力帮扶、人才帮扶、文化帮扶、产业帮扶等方面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用专业所长助力精准帮扶工作。
自我校与浙江平阳县新联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师生全力助推平阳新联村走文旅致富路,推进茶文化记忆馆建设,设计新联村村庄标识系统,参与黄汤茶的个性化包装设计,搭建网络直销平台,主播连续带货,举办扶贫干部培训班......为开展对口帮扶贡献浙传的智慧和力量。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况明泉在新疆理工学院支教,他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融入《数字图像设计》等课程教学,参与阿克苏地区的农产品设计标识,帮助佳木林农场果农策划设计品牌、规划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并完成“伊兰红”果业公司包装和商标注册发展,助力品牌塑造、销售推广,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况老师两次被阿克苏地委和援疆指挥部授予实干奖和创新奖,同时被中共阿克苏地委阿克苏行政公署授予“优秀援疆人才”称号。
全员参与
将消费扶贫融入日常
多措并举
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
以校之名,奉献所能
和浙传一起为幸福下单!
往期推荐:
来啦!来啦!
绽放青春绚丽色彩!我校学子吴祉淳荣获浙江省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
教学评估显成效,青春飞扬田径场!《浙传新闻》邀你来看一周新鲜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在我校顺利开题!
浙传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浙江传媒学院官微出品 ——
支持 | 党院办 后勤服务中心 工会
文| 陈剑 夏映雪
图|李谨志 张龙 朱家豪 佘晓琳 部分往期推送
编辑| 吴鑫源
责编| 唐佳丽
责审| 何丽
终审| 陈永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