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辑|胡心云 庞洋 史哲萌曾琦智
审 核|丁红旗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艺术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每一个足迹的忠实记录者。中国美术学院几代艺术家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以画笔为武器,描绘了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璀璨缩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磅作品——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于1月2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等开播,以艺术的形式讴歌伟大的党带领人民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就。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们的多件精品力作入选其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教育家肖峰先生于1979年创作的作品《拂晓》。
肖峰,1932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43年参加革命,在新四军所属新安旅行团从事抗日革命文艺工作。1949年,肖峰跟随解放军进入上海后,无处寄宿,曾躺在火车站的墙边睡觉。陈毅在解放上海之前给解放军规定了一条入城纪律——“不入民宅”。解放军严守入城纪律,从军长到士兵都冒雨露宿街头。部队不在市区烧水煮饭,一日三餐都从数十里路远的郊区送来。部队严禁在市面上买任何东西。为保持市区的清洁卫生,所有的马匹都留在市郊。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吃冷饭、睡马路的胜利之师,深深感动了全上海的人民,也在肖峰心中树立起一座丰碑。
1979年,时任上海油雕院副主任的他,与妻子宋韧共同创作了这幅表现我军战士严守军纪、露宿上海街头的感人画卷《拂晓》。繁华的夜上海,战火消寂,只有霓虹灯在雨雾中闪烁着红红绿绿的光芒。小号兵趴在老战士身上睡着了,老战士倚在洋楼的大石柱上,是那样安详。陈毅和粟裕英姿飒爽地走来,亲切地巡视着解放了上海的战士们。战士们的可爱、将军们的体贴入微,都在《拂晓》中定格。
来 源|中央电视台新民晚报
编 辑|胡心云 庞洋 史哲萌曾琦智
审 核|丁红旗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