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努力,我们怎么办?他们有话说

浙大城市学院,艺考

浙大城市学院

2021-7-21 03:57:19 文/石磊 图/戴萍

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

杭州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争创“百强”工作的会议召开后,全校上下掀起了一股热议浪潮。日前,学校部分单位“第一时间”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开展了专题学习会。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同时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接下来要以克难攻坚的韧劲和勤勉务实的行动投入到百强建设中去。

学校在努力,我们怎么办?听听部分学科带头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心声。

浙大城市学院

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杜正贤

今后一段时期浙大城市学院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作为一名城院的教授、学科带头人,怎样在机遇面前为争创百强而奋斗,最迫切的任务是尽快完善和搭建考古学系急需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引进一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有责任有担当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尽快建成有城院特色的考古学系,为城院创百强大学加分,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系贡献智慧。学校考古系的创办将填补浙江高校没有“考古学”本科专业的空白,也将培养出更多保持坚忍不拔奋斗精神、充满活力的考古工作者,为新一代实现中国考古梦提供扎实的平台。

浙大城市学院

传媒与人文学院教授

金月成

聆听了市委常委会议精神传达之后,感触颇深,倍觉振奋。一是觉得组织重视,目标明确,机会千载难逢。浙大城市学院在“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背景下华丽转身,而且还得到杭州市和浙江大学的双加持,实在是城院人的一种福份,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二是要激活热情,从我做起,面对学校第二次创新创业的大好局面,结合新闻传媒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在融媒体课程体系构建、高质量实践基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年轻教师培养,以及如何依托浙大资源等方面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浙大城市学院

法学院教授

袁继红

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既是我校发展的重大机遇,也让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不仅需要我们努力拼搏,更需要我们开拓创新。法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不能走传统法学院校发展之路,学科建设需要着眼“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做出积极调整,以“数字法学”“企业合规”“城市治理”等核心要素为着力点。专业建设应积极回应数字时代的新需求,在积极增设“城市数字治理”专业的利好背景下,结合培养方案的调整,在“智慧政府”“智慧司法”“企业合规”“智慧社区管理”等方面率先探索专业方向建设,力求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出特色与亮点。

浙大城市学院

工程学院教授

王新泉

今后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将会结合工程实践,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课题研究及成果归集过程中,更加注重“项目+论文+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工法+行业奖项”六位一体,聚焦产学研合作及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我们将积极申请国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结合产学研合作单位承建项目开展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攻关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浙大城市学院

信息电气与工程学院教授

殷锐

在聆听了市常委会会议精神传达后,我备受鼓舞。作为我校最早建设的学院,信电学院基础较好,今年还申请了我校首批专业硕士点。为了能够借助这股“东风”,建设一批拳头专业,未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应该有效利用资金及政策资源,以建设科教综合体作为抓手,重点建设信电学院省级及国家级平台,为未来申请博士点做好充足准备。作为教授代表,我更应该尽心尽责,在学科建设、团队组建、人才培养、人才推荐等方面尽己之所长。

浙大城市学院

组织部部长

高征兵

百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全校上下一点一滴、努力拼搏干出来的。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高思想站位、工作站位,提高执行力;要突出抓大事,善于抓住学科建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学科的布局等百强大学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大力引人才,抓好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两支队伍建设,推动解放思想,坚持引育并举;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出舒适区,迎接更大挑战。百强大学建设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学校的前途命运和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城院发展新篇章。

浙大城市学院

发展规划处处长

陈军

谈到在现场列席杭州市常委会的感悟,可以用历史性、战略性、创新性三个关键词概括。杭州市委常委会在高校召开是第一次,专题研究学校创百强跨越式发展问题更是具有载入史册的标志性意义。此次会议进一步坚定了“双十双百”这一战略性目标,从顶层设计上一体化设计战略性举措。未来,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能照搬现有的模式,要推动资源汇聚,优化学科布局,打造一流学科高峰。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鼓劲,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我们要担起百强建设的重任,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和创新自觉。

浙大城市学院

人才人事处处长

刘翔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在7月9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明确的6条具体举措中,有3条是直接关系到了人才队伍建设。在这方面,学校将人才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服务工作小组,提出了“院长引才,书记落地”“拎包入住,拎包上岗”的十六字工作要求,切实推进了城院人才工作的高度和精度。当前,学校人才工作开局良好、力度较大,成效明、状态佳。对照市委市政府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办一所让浙江人民、杭州人民引以为傲的高水平大学,我们更有信心。

浙大城市学院

教务处处长

颜晖

列席了杭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我深感责任重大。百强大学的建设成效体现在毕业生的质量上,大学的声誉也是如此。针对本科教学中的两个重要但相对薄弱的环节——课堂教学和校外实习,今年暑期将加快推进“学在城院”建设,以课程平台、智云课堂和智慧教室的智能融合,共同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业态;同时开展校外深度实习试点,以点带面,带动实习教学环节做实、做长、做出成效。

浙大城市学院

总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陈向日

杭州市委常委会结束后,心情澎湃的同时更多的感到是压力和责任。就学校基础建设而言,会议明确了通过各类专项改造和改扩建工程的三年计划,实现老校区校园建设整体提升,同时谋划新校区工作,强化新校区建设项目定位、功能及需求的科学论证。目标已明确,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直面挑战和考验,有效推进和完成精品校园建设,交出满意的答卷,充分调动部处和基建专班所有人员的脑力、心力和体力,总体谋划、科学论证、合理计划、有效推进和落实基建相关工作,竭尽全力,攻坚克难。

责任编辑/ 李冠琳 孙亚飞

出品:

投稿邮箱

xcb@zucc.edu.cn

tuī

jiàn

yuè

为ZUCC点个赞!告诉大家你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浙江本科院校-浙大城市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浙大城市学院-学校在努力,我们怎么办?他们有话说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