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第一则

衢州学院,艺考

衢州学院

2021-7-19 06:03:16 文/陆晓莉 图/罗宇航

关注

衢州学院

衢州学院

衢院

学而篇第一

1.1 子1曰:“学而时2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6,而不愠7,不亦君子8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1. 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3. 习: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4. 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

5. 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旧注说:“同门曰朋。”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

6. 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照般的解释。这一句和《卫灵公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

7. 愠:音运,yun,怨恨。

8. 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发布:党委宣传部

文字来源:《论语译注》杨伯峻

编辑:张韩慧 杨可欣

审核:代志坤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浙江本科院校-衢州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衢州学院-悦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第一则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