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躺平”应对内卷,用“强起来”点亮人生
——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华尔天
(2021年6月25日)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梅子黄时雨。每年的六月份,杭州都会迎来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梅”。来自南方海上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在江淮流域上空相遇,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降水带,让杭州陷入连续的阴雨天气。尤其是今年,杭州更是凭借连续半个多月的降雨,成为了“2021年雨王”的有力竞争者。这不,刚享受了几天非典型梅雨季的阳光,明天起我们又将迎来一段霏雨连旬的日子。这一时期,是一年中空气湿度最高的时期,也是校园里水分子们最闪耀的时期。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你们完成了学业,收获了友情,迈向了成熟,更是经受住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考验。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七月初副热带高压将控制江淮地区,杭州将雨过天晴,艳阳高照。届时,作为水分子的你们也将走出象牙塔,在社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在此,母校对你们的既往成绩表示由衷地祝贺,也为你们的未来人生送上衷心的祝福!
气象学上的六月,雨过天晴,春去夏来;同学们的六月,迈出校园,踏入社会。面对“996”、“007”的作息蔓延在工作圈,“躺平学”、“摸鱼学”的理论流行于社交网,你们或许还有一丝青涩、一丝惶恐,在这承上启下的时刻,我想我们应该聊一聊如何在工作中成长、在社会中自处。
希望你们难舍能舍,有舍有得。前几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叫做“断舍离”,原本是一个物品整理原则。“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指舍弃没用的东西;“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通过“断舍离”,人们将放弃囤货的习惯,告别凌乱的房间,过上舒适、有序的极简生活。后来,“断舍离”一词的含义从收纳的方法术衍生到人生的整理观,并在社会生活的语境下广为流传。同学们,迈出校园,你们既会碰到工作的无穷压力,也将经受社会的无尽诱惑。你们可能人人都想满足,事事都想尝试,天天都在人生的任务清单中添加新的任务:工作、学习、家庭、健康、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当然都很重要,可麻烦在于,这些任务的减少远没有增加的速度快。倘若人人难舍,事事不舍,你们的生活将杂乱无章、疲惫不堪。因此,愿你们学会给生活做减法,以“断舍离”的方法梳理人生,断绝负面思考,舍弃无效社交,脱离无序生活,在工作的成就感和生活的满足感中把握人生的方向。
希望你们难忍能忍,厚德载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曾以一封家书开导当时受人排挤、意志消沉的弟弟曾国荃。在这封家书中,他提到了令他终身难忘的四件事:一是道光十二年他去考秀才,对文采甚为自负的他被考官当众斥责,说他的文章文理不通;二是咸丰元年他向咸丰帝汇报工作,为了让说明清晰细致,他专门绘制了一幅图,却被文武百官嘲笑绘图丑陋;三是咸丰四年他兵败岳州,狼狈逃回,遭到官绅们的鄙夷和耻笑;四是咸丰五年他兵败九江,被困南昌,其他官绅人人幸灾乐祸。在家书结尾,曾国藩对弟弟说,其平生的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业,离开“坚忍”二字是不可能的。年轻的你们精力充沛,个性张扬。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说“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这可能是不少年轻人的写照。他们吃得起十分的苦,却受不起半分的委屈。可是职场也好,生活也罢,万事顺遂只是美好的祝愿。面对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骨感现实,希望你们吃得起苦,忍得了痛,听得进批评,受得了委屈,在青春的热血和人生的沉淀中奔赴美好前程。
希望你们难行能行,行知不辍。今年的春夏之交,我们再一次感动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在梦中,他与助手们在稻穗下乘凉,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袁隆平院士苦心孤诣,攻关不止。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从播种到收获,他每天至少下田两次,晒得又黑又瘦,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袁隆平院士曾寄语年轻科学工作者“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同学们,水稻梦如此,水利梦也是一样。水利水电作为应用科学,其发展不仅依赖于严密的研究逻辑、细致的工作方法,也在于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大学四年,你们基本完成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后岁月,愿你们多去经典的水利项目走走,多去祖国的大江大河看看,体社情,知水情,在理论的武装和实践的体悟中践行“科学、求实、创新,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希望你们难为能为,夙夜匪懈。1919年,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这位“差不多先生”的人生信条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于是,小时候他将红糖买成了白糖,便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上学时他将山西答成了陕西,又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成为伙计后,他总将十字写成千字,千字写成十字,掌柜的骂他,他也总笑嘻嘻地回答“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差不多先生”得了急病,让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不曾想,东街的汪大夫没请到,却请来了西街的牛医王大夫。“差不多先生”想: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很快,“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胡适先生借此文讽刺那些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的马虎之人。生于世纪之交的你们,或许也流行用躺平对抗内卷、用佛系诠释人生。我欣赏你们这一豁达的人生观,却又担心你们将其曲解为散漫的方法论,在工作中摸鱼,在生活中苟且,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彻底躺平。可是,科学的容错率是极低的,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看上去的“差不多”应用于实践便会“差很多”。它或许是成与败的鸿沟,又或许是生与死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愿你们拥有极端负责的责任意识、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在豁达的处世态度和严谨的处事方法中行稳致远。
同学们,唯有难舍能舍,才能有舍有得,唯有难忍能忍,才能产生力量,唯有难行能行,才能培养毅力,唯有难为能为,才能行稳致远。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百年前,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开启了新中国的觉醒年代。今天,母校也愿年轻的你们以孜孜不倦的“不躺平”精神应对内卷化,以爱岗敬业的“不摸鱼”态度成就水利人,以“强起来”的姿态共铸中国梦。母校也将永远做你们人生路上的“快乐星球”,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今日,我们在此别离;未来,我们顶峰相见。祝大家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校长致辞
毕业典礼现场
出席毕业典礼的全体校领导
校党委副书记吴小英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文件
校领导为省级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
校领导为校级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
校领导为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国教学院周文心老师作师长寄语
经管学院学生王浙粤作毕业感言
毕业生代表献花师恩致谢
学士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出席仪式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徐金寿副校长
主持仪式并宣读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校长华尔天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学生拨流苏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表彰
现场花絮
毕业,不是结局,不是散了的宴席;
毕业,只是开始,只是旅程的拐点。
跃入人海,顶峰相见!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永远在这里,
默默注视你们去时的方向!
愿你们遇荆棘有利剑,
愿你们遇风浪有航向,
愿你们遇坎坷有胸襟,
来日可期,不说别离!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图 | 郑泽龙王箭 詹琼安
文 | 于滨
视频 | 鹿明视频团队
编辑 | 于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