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graduation day
今天
我们的官方微信平台“新青年”栏目
三岁啦!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虽常居“新青年”幕后
却也自带光彩
兼顾时光与热忱
他们就是学校官微的小编们
全媒体中心的首席记者
即将毕业踏上梦想之旅的他们
今天
和大家分享属于他们的故事
自动化1703班 周正渊
一位理科男的“导演梦“
作为全媒体中心的副主任,周正渊经历了“新青年”栏目从无到有的过程。
始于小伙伴的灵光乍现,一行人就在影棚中开始了尝试。从思考主人公的定妆照,到首次拍摄双人机位;从记录新青年的日常生活,到关注他们的热爱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令周正渊很感触的是,全媒体中心的一位小朋友说,当初就是看见他做的新青年医学情侣的视频,才报名来到浙大城市学院的。
“新青年是一片全新的领域,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周正渊和他的小伙伴就在这摸索中逐步发展,“就像火把一样,我想把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于周正渊而言,新青年同样带给他成长:“有次上课黑板上突然出现‘新青年’三个字,我当时就想,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做个新青年,朝着更优秀的方向不断努力。”如今,他已成功考取浙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并在中国传媒大学修读广播电视编导第二学位,努力实现着他的“导演梦”。
广电1702班 俞渝翰
向榜样靠近,像他们一样发光
“一个影棚,两盏调不了色温的灯,没有提字板,收音设备也只有五点下班前就得归还的小蜜蜂。"这是俞渝翰记忆中的新青年拍摄现场。那时的新青年栏目的制作条件有限,但每次想到自己能用传媒人的专业技能为学长学姐记录下影像记忆,他都觉得很有意义。
在俞渝翰的印象中,拍摄校电视台原台长广播电视1501班袁婉静的经历很是难忘。“小小的女生,却很‘有力’”,俞渝翰说:“当发光的学长学姐在我们身边走过,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有勇气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袁婉静去台湾拍摄毕业设计的故事 ,激励着他最终说服家里人去四川拍了自己的毕业设计。
大概是一种勇气的传递,每一次近距离接触优秀学长学姐的机会,对他而言也是“窥探优秀者思考”的契机。"被照亮的那一刻,自己也会想要发光”,也许这就是新青年的意义所在。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他,又一次踏上了求知的路途。
新闻1702班 陈可茵
“有劲儿”的新青年鼓舞着她前行
在统筹“新青年”栏目的过程中,陈可茵拥有了一些特别的经历。她曾见证了一起考研上浙大的医学院情侣的美好爱情;也曾意外从优秀学长那里找到了毕业后的深造方向……新闻专业的她在全媒体中心任职的这几年,也学会了摄影摄像等技术:“每次看到摄像同学放机位、按标准一条条过时,都能学到很多”。
在她看来,“新青年”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有劲儿’:“他们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是真的能够做到”。即将赴香港城市大学就读研究生的她表示:“我想以后做一个能够从文字到拍摄剪辑一手包办的真正的全媒体人才。”
中文1701班 李心如
李心如回忆道:“栏目刚成立时,大家都处在摸索的阶段,每个部门的伙伴都做过许多尝试,力求找到最好的表达方式。”在三周年之际,新青年推送内容的多元化及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让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新青年传递出来的能量。
李心如也非常感谢《新青年》栏目带给她的成长,“它让我有机会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接近优秀的人,我也因此对强者报以更加敬佩的姿态,变得更加上进!”
在李心如眼中,“自信果敢,懂得规划生活,执着而不古板”就是新青年的模样,目前正在备战考公的她,希望自己也能从榜样中汲取力量。
环境艺术设计1701班郑焱隆
“那时候的拍摄环境和拍摄手法都还不成熟,因此拍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很锻炼我!”郑焱隆回忆道,看到现在的新青年视频更好地呈现出了主人公的魅力,他似乎有一种“老父亲”般的欣慰。
通过栏目制作,郑焱隆表示不仅自己的拍摄技能得到了提升,也收获到了很多“榜样的力量”,他说道:“希望我也能像新青年们一样,在以后的生活中活的更精彩。愿新青年栏目能越做越好,更多地挖掘有特点、有故事的优秀青年们!”
心底有光,手头有力
忠于选择,发光如星
愿每一位有着热爱的你
在仰望星空的时候
也收获对自己崭新的期待
希望每一位ZUCCer
都能成为各自领域的“新青年”
文字 / 丁梦晨 徐晓乐 赵益敏 张晓艳 范丽娜 刘嘉慧
摄像 /郑熠辰周正渊张梓浩 薛雯静
剪辑 / 周正渊
今日编辑 / 王语喆
责任编辑/ 李冠琳
出品:
2021年招生推荐阅读
@浙大城市学院2021年招生计划!点这里↓
@浙大城市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点这里↓
@浙大城市学院2021年专业大巡礼!点这里↓
@“Offer收割机”的**秘笈大放送!点这里↓
为ZUCC点个赞!告诉大家你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