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在昆明或是回乡工作,李婷同志坚定地踏上了德宏这片土地。德宏与缅甸接壤,这里居住着许多缅籍人员,城市道路两旁中缅双语的店铺、走在街头偶然传来的缅语,都让刚从缅甸留学回来的李婷感到非常亲切,仿佛身在缅甸。因为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她一心想从事与缅甸语相关的工作。当看到德宏师专的招聘信息时,她毫不犹豫报了名,最后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缅甸语教师。
新的征途是“星辰和边疆”,更是教师的情怀与初心。她想在德宏这片热土上播撒中缅友谊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出绚烂之花。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她是一名普通教师,一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八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诚诚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学生的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出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教学。
工作近八年,共培养了十届近300余名缅甸语专业的学生。德宏州公务员岗位、企事业单位、各县市翻译公司、外贸公司都有她的学生,无论是见习、实习学生还是毕业生都备受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尤其是19、20级应用外语(缅甸语)专业的17名同学组成的瑞丽抗疫翻译工作队,在四月的20天时间里,及时投身瑞丽疫情防控第一线,凭借过硬的缅甸语专业能力,承担起缅籍人员信息登记处理、疫苗接种等翻译工作。他们胸怀一颗爱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专业与敬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誉。
八年来,她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她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热爱的事业上;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增进中缅“胞波”友谊的决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她的职责。工作中处处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近年来,在中缅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中缅交往合作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中缅经济走廊框架轮廓显现,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一项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友好合作项目,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中缅两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在中缅合作中,德宏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培养更多懂缅语、通缅语的人才尤为重要。李婷作为地方高校缅甸语教师,肩负重任。除了用心培养在校缅甸语专业学生,李婷还承担了州直单位缅甸语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尽心尽力,认真上好每一堂培训课,争取让学员了解掌握更多的缅甸语语言文化知识。
李婷作为首位外派至德宏州贸易商会驻缅甸曼德勒商务代表处顶岗锻炼的高校教师,在促进德宏与缅甸教育交流合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缅工作期间,促成了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缅甸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教育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德宏师专与缅甸仰京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外事无小事,抗疫我争先。////
瑞丽市“3·29”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婷时刻关注疫情形势。得知瑞丽当下急需缅甸语翻译的消息,李婷以敏锐的政治意识,主动请缨:外事无小事,请领导派遣我到瑞丽一线支援抗疫吧。
她,就这样逆行了——身后是1岁多咿呀学语的幼儿、身体刚康复不久在家调养的婆婆、起早贪黑忙着上班的丈夫……
李婷主要负责瑞丽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病区的缅甸语翻译工作。进入病区,意味着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对于李婷而言,最具挑战的不是翻译,而是穿脱防护服。但她无惧挑战,勇往直前。刚到医院立即开始防护服穿脱训练,认真牢记每个步骤,一遍遍反复练习。真正“上战场”的时候,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所有医护人员负责的原则,李婷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并向感控老师反复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投身瑞丽抗疫一线,李婷不仅每天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拓展医学领域的专业词汇,还认真参加德宏师专赴瑞支援临时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史学习,用先进的政治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抗疫工作。积极与其他党员同志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把翻译工作做到极致。并在支部会议上表态:定不辱使命,坚决完成各项任务。李婷凭借过硬的缅甸语专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完成了在瑞丽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病区19天的翻译工作,受到了缅籍患者、专家团队和院方的肯定。
李婷,坚持自己的初心,把中缅友谊的种子播撒在德宏的土地,为增进中缅两国的“胞波”友谊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组织部 供稿
德宏师专
宣传部
团结 发展 进步
公益广告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