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每周学 | 穿越百年的对话 终其一生的追求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7-11 21:13:16 文/庞瑾 图/康睿淼

关注

1

“你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果人生再来一次,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云南妇女运动先驱赵琴仙静静聆听,在眼前这位来自21世纪的青年女党员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然!”赵琴仙笃定地答道,没有丝毫犹豫。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

那是李国柱、吴澄夫妇,即便遭受严刑拷打,他们眼中仍闪烁着希望之光。“革命成功了是吗,未来是什么样的?”英勇就义前他们关心的依然是祖国的未来。

“革命成功了!”100年后,一对青年党员夫妻告诉他们,这对红色伉俪欣慰地笑了。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

“退休了为什么不在家享清福?”善洲林场的“90后”护林员心里充满疑惑,明明这些苦差事年轻人做就可以了啊,为何年迈的他退休以后还要如此操劳?

“荒山上的树和小孩子一样金贵,但是这要长起来了,这座山就又活了。”说话的人是杨善洲。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

那时,刚满17岁的张桂梅,决心化身一盏“燃灯”,照亮山区女娃的求学路。她问数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在支撑着走下去?

“信仰的力量!”2021年,64岁的张桂梅回答道。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

“我们当时报纸排版是铅字印刷,可没有你们现在这么方便。”在《云南日报》创刊老报人的讲述中,青年党报记者细细聆听着过去的苦与甜,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无论媒体形态如何演变,党报的初心始终不变。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正在云岭大地上展开

……

6月30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强化党史学习教育舆论引领,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由云南网特别策划的新媒体产品《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1921—2021》正式上线。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百年来,在共产主义信念的践行中,云岭大地涌现出前赴后继的优秀党员。妇女运动先驱赵琴仙,红色伉俪李国柱、吴澄夫妇,让荒山变苍山的杨善洲,在艰苦卓绝条件下创立《云南日报》的老报人,以及“燃灯校长”、刚刚获颁“七一勋章”的张桂梅……

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当今年轻人同样如此,正从前辈榜样身上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而与此同时,青年们心中也有疑惑:如果能重来,赵琴仙还会奉献自己年轻的生命吗?为什么杨善洲非得和荒山较劲?对张桂梅来说信仰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先辈们也有问题想问后来者:革命成功了吗?未来的云南、崛起的中国是什么模样?

在《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1921—2021》中,共有5组对话,创新采用“现场景实拍+虚拟动画演绎”的形式展现:21世纪的妇女工作者与赵琴仙促膝长谈;年轻的党员夫妇向李国柱、吴澄夫妇讲述当今的美好生活;青年党报记者聆听《云南日报》创刊老报人回忆过去的苦与甜;90后护林员从杨善洲的谆谆教诲中找寻生命和事业的真谛;以及64岁的张桂梅回望17岁的自己,告诉那个小姑娘“你的选择没有错”。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识别二维码,一起聆听这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百年风雨兼程

百年砥砺前行

百年初心不变

通过前辈与后辈的交流

《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1921—2021》

将百年云岭巨变、前辈楷模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谱写中国梦

的云南篇章等主题充分呈现

让广大网友学习党史的热情更加高昂

爱党爱国之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策划:刘红李向雄刘晓颖

统筹:罗蓉婵赵家琦李星佺杨昊沐旭何沐

记者:张成赵家琦杨照峰李熙临

美工:陈洪涛姚振

开发:许梁

编辑:夏方海

转载来源:“云南网”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云南专科院校-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史每周学 | 穿越百年的对话 终其一生的追求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