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出普院
2017年“特岗”入山
承赤子之心
秉希望之烛
他就是普院学子王安壮
遇见良师,懵懂少年初心显现
1992年,王安壮出生在大山深处的场坝镇场坝村。小时候的王安壮成绩不佳,一度产生厌学情绪。时任村小学的王昌龙老师没有放弃每一个孩子,耐心地向他讲解上学的必要性。同时,王老师还发现王安壮在写作上有天赋,就鼓励他多写文章,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王安壮说:“当时王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给我极大的鼓励,后来的我喜欢上了语文,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最终考上了市一中。我就暗下决心,以后也要当一位好老师。”
击水三千,弱冠之年心向文学
2013年王安壮考入普洱学院语文教育专业,怀着满腔热血开启逐梦的旅程。
在校求学期间,王安壮满怀对文学的热爱,一心向上,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向驻校诗人泉溪学习诗歌。2014年被评为普洱学院优秀学生和星星之火文学社优秀社员干部;2015年获普洱学院423世界读书日征文比赛一等奖、威鑫杯全国现场作文竞赛成人组三等奖。
在镇雄文学圈中,你问王安壮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是谁。但说起安岚、清绝,大家都会说,就那个爱写小诗的伙子。王安壮说:“我喜爱文学、喜爱写作。我把生活烈炼为诗的源泉,让诗的性情弥漫在我的生活中。”
诗意绵漫,踏入“特岗”润物无声
不忘投身教育的初心,毕业后的王安壮通过“特岗”考试考入镇雄县碗厂镇中心学校。
他常说:“只有修好身,立正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教期间,他秉承着普洱学院“固本和谐,创新致远”的校训,融入自身的优秀文学素养,给予班上每一位学生人文关怀。王安壮认为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每个孩子首先要培养读书兴趣,要好好学写字,其次是养成写作文,记录生活的习惯。此外,他要求每个孩子要学会懂事有礼貌。他接班之后,在班上开设了“爱的教育课堂”以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的思想品德。
“两年前,我参加工作接管了这个班,班里一共有14名孩子。对于我来说,他们是我从教的第一拨孩子,我从跨进教室的第一天起,就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们教育好,让他们每个人都喜爱上学,每个人都能有进步。”
桃李不言,下自成跷
王安壮因个人品德修养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出色,在2020年获“优秀教师”称号,并于9月被上级调任至教学相对滞后的长岩村中心小学担任校长职务。当时,王安壮所任班级14名学生听闻此事后都不舍他离开,痛哭跪地挽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表明学生们对王安壮老师的认可,也表明王安壮是一名受学生爱戴且珍惜的老师。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王安壮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教师,秉承赤子之心,秉希望之烛,认真走好自己的师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未来的教师道路上,一定会育出辈辈人才。
往期推荐
FM.1978|广播剧——《白蛇缘起》
两会中的普院学子——全国人大代表李金莲
FM.1978|梨园匠心,精粹川剧
- END -
普洱学院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文案 | 吴琦晗
图片 | 网络
排版 | 宋萍
初审 | 邱碧
终审 | 薛敬梅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