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朱敏,山东科技大学姜文瑜和曲靖师范学院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施晓东、李强等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报道了在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大约4.1亿年前)徐家冲组中发现的盔甲鱼类鸭吻鱼科一新属种:橄榄纹曲师鱼(Qushiaspis elaia),种名指示其头甲表面布满了独特的橄榄状瘤点,属名则赠给了曲靖师范学院,以感谢该校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保护“曲靖古鱼王国”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橄榄纹曲师鱼生态复原图(郭肖聪绘)
橄榄纹曲师鱼的发现丰富了盔甲鱼类的形态特征,为探讨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适应辐射提供了关键的材料,同时对于研究鸭吻鱼科的起源、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也具有重要意义。
橄榄纹曲师鱼头甲化石照片及其复原图(郭肖聪绘)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曲师鱼、鸭吻鱼、乌蒙山鱼和裂甲鱼共同组成一个单系—鸭吻鱼科。因此,可以把曲师鱼归到鸭吻鱼科。新的分支系统图表明,曲师鱼与鸭吻鱼科的其他所有种属形成姐妹群。因此,曲师鱼代表了目前已知的鸭吻鱼科最原始的成员。这表明原始的鸭吻鱼科成员有完整的腹环、不弯曲的鳃腔,以及向后延伸角和内角。与具有较强游泳能力的裂甲鱼不同,像大多数盔甲鱼类一样,曲师鱼可能仍营一种底栖生活,在海岸、海洋环境中的沙地或泥泞的基底上移动。因此新材料的发现为鸭吻鱼类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橄榄纹曲师鱼姊妹种-耿氏鸭吻鱼化石及生态复原图(产自曲靖西城街道徐家冲和云南文山古木;A 修改自王俊卿、王念忠,1992;B 杨定华绘;)
作者:李强
●校长李泽华副校长李红专看望慰问留校学生
●我校成立党的创新理论教师宣讲团和大学生宣讲团
●“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与我校师生交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镜头中的曲师:最美是你读书的模样
●4560株枫树扎根“成才林”增色美丽曲师
●田刚汤涛两位院士到访我校为“英才林”植树
●我校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同讲一堂思政课”活动
●曲师有你 未来可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