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副校长刘鸿高博士、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顺强博士主持的项目榜上有名。
刘鸿高博士主持的项目“云南野生食用牛肝菌加工方式及储藏年限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就食药用价值极高,但又极易腐烂的新鲜野生牛肝菌,如何有效的延长保质期错峰销售,既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保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保质增效,进而推动山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进行研究。本项目拟从风味角度切入,鉴别牛肝菌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探讨不同储藏年限和加工方式牛肝菌风味物质变化规律,为食用菌市场监管和牛肝菌感官质量评价提供理论资料。
杨顺强博士主持的项目“巴利森苷类物质在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运用转录组、代谢组学等试验手段,研究天麻中巴利森苷类物质的代谢过程及调控关键功能基因,阐释巴利森苷类物质在调控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构建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选育优良天麻与蜜环菌组合提供指导和支撑作用,从源头上提高天麻药材质量。
近年来,我校围绕“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云南和昭通经济社会发展,先后成立苹果研究院、天麻研究院、马铃薯研究院、食用菌研究院等特色研究机构,大力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加大科研奖励力度,不断优化科研管理办法,鼓励教师结合云南和昭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充分调动教师重视科研、主动科研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实现学校“十四五”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字】周玲
【图片】科技处
【版面编辑】段玉娜(实习)
【审核】杨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