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爱国代表学院党委欢送疗养教职工
把疗休养和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说相得益彰,不失为一种时尚疗休。“哦,现在疗休养模式也这种板扎!”很多疗休养的教职工操着昆明口音如是说。近一周的疗休养生活很快过去了,体检、理疗、健康讲座、休闲健身、观看党史学习教育影片、参观昆明海口林场,到聂耳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一系列活动,让教职工们感到愉悦了身心、得到了休闲、增长了党史知识。
回想起党史学习教育,教职工们普遍认为,到昆明海口林场的参观学习最为难忘!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为林场人、死为林场魂,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在电视纪录片《守望幸福林》的开头,建场初期的老职工老党员操着浓浓的海口本地话述说着建场时的艰难。“这里都是一片片光秃秃的山头,泥土要用箩筐一筐一筐地背,老百姓都叫我们泥腿子。”“大粪也是,也是一筐一筐地背,臭都不说,弄得满身都是。老百姓和家人不叫我们造林队,都叫我们造孽队呀!”质朴、憨厚的话语逗得教职工们前仰后合。可是教职工们笑着笑着却又哭了。他们笑是因为老职工老党员们那满满地、浓浓地、憨憨地海口方言,哭是因为老职工老党员们当年创业之艰难,吃的、住的、睡的几近“非人”生活。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海口林场并亲手种下代表“中阿友谊”的油橄榄树使海口林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代代林场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着承载几代人梦想的幸福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今的林场已是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大型的森林公园,特别是橄榄油树早已成片成林,橄榄油也大量上市交易,海口林场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1964.03.03周总理在昆明海口林场亲自种下油橄榄树
今日疗养教职工们在“总理树”前留影
工会主席王燕欢迎疗养教职工返校
云南省工人疗养院安排疗休养教职工在疗休养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愉悦身心,进一步坚定了疗休养教职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他(她)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参加疗休养的教职工们纷纷表示,感谢学院党委的关怀、感谢学院工会的关照,将以此次疗休养活动为动力,深入党史教育学习,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学史力行、再立新功。
●●●云南警官学院官方微平台●●●
供 稿|工会宣教处
审 核 |王燕
编 辑|李文静
责 编|崔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