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故事我来讲 | 听保院学子讲述袁隆平的故事

保山学院,艺考

保山学院

2021-7-22 16:55:25 文/杨智渊 图/池晨

关注

保山学院

建党

周年

党史学习教育

党的故事我来讲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岁月如歌,继往开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把那些彰显中国共产党独特气质的红色故事讲述好,在为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打开一扇窗口的同时,更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党的故事我来讲》,今天将带你了解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袁隆平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当时由于服从全国统一分配,他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而这也让他开启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时间来到1960年7月,当时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

保山学院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杂交水稻的研究就此取得了突破。

之后袁隆平通过11年的努力,终于在1975年,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同年11月,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中国也从此解决了温饱问题。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2011年1月,袁隆平评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同年9月19日,袁隆平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由于他杰出的贡献,为此他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被全世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直到今年年初,他都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为世界人民的粮食问题而奔波操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由于天堂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上帝带走了他,享年91岁。

劳动是最光荣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爱劳动的人将永远焕发出美丽动人的光彩。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文稿:余岩

播音:王继琴 屠垚

排版:彭 熙

审核:张雪梅 段龙山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云南本科院校-保山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保山学院-党的故事我来讲 | 听保院学子讲述袁隆平的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