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党的辉煌我来赞”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7《碎梦遗城》

保山学院,艺考

保山学院

2021-7-21 03:46:06 文/石雅雯 图/金建

关注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碎梦遗城

2020级语文教育班 苏叶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近来偶读到林觉民先生与妻之遗书,顿觉心潮涌动,欲于感怀深切之际作一文以抒情,奈何数千辞藻堆砌之作尚不及先生万分之一深情,故罢笔。后又应师长之命,撰一文以贺我党百年华诞,然自始以来歌功颂德之作万千,情真意切者不过尔尔,遂余则另辟蹊径,述一曾听闻之往事,以慰英魂。——题记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在云边深处有个村庄,这大概是距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有终年不散的云雾,四时常青的草树,偶尔烟雨缠绵时伴着黛青色的山峦,美得不似人间。这里也有一段凄美的故事,不是风华雪月的烂漫爱情,而是苦涩悠长的等待。

故事的主人公是村庄的最后一任守护者,一个年近百岁的妇人,听村民们说她一生都在等着的恋人,那个早已在战争中殒身的英勇少年。所有人都说他已经不在了,只有她一直固执己见,说着:“他会回来的。”多少年了,她已经忘了好多人,却一直记得他,哪怕这儿的人们也渐渐淡忘了这个少年英雄。

我踏足这个村庄是为了旅游来的,置身此地,摒除所有的喧嚣和压力,颇有些与世隔绝的意味。晚间我漫步林间时,偶遇到了一个问路的青年,交谈中得知他好像是来送信的,只是不巧我也是外地人,并不知他所问之处。后来,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他在百岁堂找到了信中所提之人,只是她可能无法再懂得信的内容了。她早已失智了。

那晚,村长代她招待了这个儒雅俊逸的年轻人,村里的人们也满心好奇地去打听其中缘由。那几天,村里都在说道这件事,我也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来送信之人是一个革命烈士的孙子,大学毕业没多久,清明节整理祖父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封信,与其说是信,倒不如说是一封被遗留多年的绝笔书,书中所言全是诀别之辞,道不尽的无奈与惦念。

他说,自记事时起祖父便时常病痛,话语也总是含糊不清,祖母一人艰难地支撑着家庭,将父亲抚育长大。再后来,祖母去世了,临别之际她说祖父清醒时总是念叨着送信云云,她也不大清楚,让父亲多留意着些。在与祖父相处的过程中也常听到他说信,但奈何他意识不清,倒也不甚在意。直至最后祖父也去世了,在整理遗物时才找到了他一直说起过的信,以及他刻意尘封的功名,也是几经辗转才打听到写信之人是祖父的战友,他救了祖父,这信是他离世前夕托祖父要交到爱人手里的。

保山学院

保山学院

战争无情地摧毁了所有可摧毁的东西,或砖瓦木石所筑之房屋住宅,或金钱权势,甚至是生命,但它唯一无法摧毁的是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以及战乱时期人与人之间仅存的情谊。

少年代祖父向这个等待一生的妇人以及村民们表达了深切的歉意,言语之间,满眶热泪,尤其是亲自见到她时,更是泣不成声。出奇的是她也哭了,不知是真正听懂了少年的意思,还是看着大家哭,所以她跟着哭了,只是当念到她思念一生的人的名字时,她没有再喋喋不休地说他还会回来之类的话了。

或许她的故事会令无数人泪目,但在战争面前谁又何尝不是无辜的呢?尤其是那些义无反顾奔向战场的烈士,身先士卒,视死如归,只为和平,只为人民。他们的最后结局莫过两种,正如一本书中写的那样:英雄被人铭记,刻在石碑上;幸存者被人遗忘,面目全非。一如她等了念了一生的恋人,一如他被病痛折磨了半生的祖父。

或许多年后她的故事也会被人遗忘,如浩渺沙海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短暂地被人们拾起,攥在手心,感怀之后又无情地任其流落,淡忘在时光里,像一座碎梦遗城,真实地存在过,又好像从未存在过。

后来,村民们为那位逝去多年的英雄建了一座衣冠冢,在山间深处,烟云依旧,碧水长流。

保山学院

稿源:人文学院

排版:祁珍曦

审核:张雪梅 段龙山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云南本科院校-保山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保山学院-保山学院“党的辉煌我来赞”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7《碎梦遗城》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