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大会

红河学院,艺考

红河学院

2021-7-19 04:18:41 文/汪弘文 图/纪琳瑜

关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全省高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剖析学校科研工作在“十三五”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全面部署“十四五”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学校的申硕工作,为“十四五”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7月9日下午14:30,我校在学生活动中心演播厅隆重召开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大会。

红河学院

校长于干千,校党委副书记邹进,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灿邦、洪波、陈继扬等学校领导和校党委委员出席大会。校长于干千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副校长陈继扬在大会上做“总结‘十三五’ 谋划‘十四五’,高质量推进红河学院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报告,副校长张灿邦主持大会。

于干千校长发表讲话

会上,于干千校长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扎实推进红河学院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的讲话。于校长的讲话情真意切、寓意深远,包含着对未来学校发展的信心,站得高、看得远,既有问题的分析,又有切实可行的方案。

红河学院

▲于干千校长发表讲话

于干千校长表示,本次大会全面吹响了学校2023年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工作的集结号和冲锋号。随后,于干千校长向获奖的教师表示衷心的祝贺!

于干千校长对学校教职工寄予希望:“我希望,我们获奖的教师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用榜样的力量感染鼓舞带动更多教职工投入到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希望我们新成立的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希望我们的带头人、学院院长不负众望;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位教职员工凝心聚力,为学校“十四五”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于干千校长从“统一思想、凝聚申硕力量”,深入分析了申硕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认清形势、弥补基础短板”,深刻剖析了学校在前两轮申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分工”,对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学位点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申硕工作中该怎么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凝练特色、分类精准实施”,分析了现阶段重点要建设汉语国家教育、国际商务、农业、社会工作、材料与化工、教育6个专业学位点的原因,明确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的建设机制;从“坚定信心、树立必胜信念”,介绍了围绕申硕工作学校已经开展、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表现出了学校对202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决心。

红河学院

▲张灿邦副校长主持大会

张灿邦副校长在主持大会时号召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各学位点、各带头人,以及所有的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认真领会于干千校长的讲话,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申硕工作和各项工作中去。

表彰学校“十三五”期间科研突出先进个人

红河学院

▲洪波副校长宣读表彰决定

洪波副校长宣读了《关于表彰红河学院“十三五”期间科研突出先进个人的决定》,学校领导为获奖教师颁奖。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表彰名单

红河学院

▲获奖教师代表张红榛教授发言

光荣属于过去,未来岁月可期。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创新正当时。我和团队成员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十四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围绕红河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继续探索“发现问题——问题变方向——方向变项目——项目促发展”的科研路径,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切实助力红河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学校“十四五”规划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校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辛苦付出,学校对为红河学院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每一位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广大教职工以获奖教师为榜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中来,为学校“十四五”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继扬副校长做总结报告

红河学院

▲陈继扬副校长在大会上做“总结‘十三五’ 谋划‘十四五’,高质量推进红河学院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报告。

陈继扬副校长系统总结了“十三五”学校科研取得的主要成绩,也深入分析了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广大教师职工对目前的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红河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学科建设有成效,二是科研平台建设有进展,三是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有成绩,四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有突破,五是学术交流活动有发展,六是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有提升,七是国门特色科研方向逐步形成,八是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十三五”以来,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虽然有明显进展,但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未能实现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突破,二是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性不够,三是科研主体仍以个人为主,四是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需不断提高,五是科研活力还需进一步释放。

陈继扬副校长旗帜鲜明的表明了学校“十四五”开展高质量科研、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决心。并介绍了要实现目标,要重点围绕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内涵,三是打造科研平台优势,四是不断提高科研队伍水平,五是实现标志性项目成果突破,六是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七是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发展。

希望参会的学院、职能部门领导和每位教职工认真学习“十四五”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规划,主动将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融入到学校的规划中来,做好学院的“十四五”规划工作,及时、高质量地贯彻落实和推进学科建设、申硕和科技创新工作,确保学校科技创新的高质量推进。

于干千校长与硕士学位培育建设点带头人、学院院长代表签订责任书

按照云南省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要求,学校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整合全校资源,突出学校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华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农业、社会工作、材料与化工、教育6个专业学位点作为2023年的申硕点,进行重点培育建设。会上,于干千校长与申硕点带头人、学院院长代表签订责任书。

红河学院

▲于干千校长和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点带头人范兴祥博士,责任学院化学与资源工程学院院长闵勇博士签订责任书。

红河学院

▲于干千校长和农业专业学位点带头人张薇博士,责任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院长袁盛勇签订责任书。

红河学院

▲学位点带头人代表张薇博士发言

压力与动力同在,职责与光荣并存。在“十四五”期间,申硕工作将会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齐心协力、高质量做好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的各项工作,在新一轮硕士点申报中取得新突破!我相信,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申硕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责任书的签订,也标志着学校新一轮申硕工作的正式启动,各学位点、各责任学院、各部门、各位老师将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为学校申硕工作的成功而共同努力!

学校新成立的三个处级建制实体科研机构民族研究院揭牌

会上,校长于干千、校党委邹进副书记、校党委委员陈继扬副校长,为学校新成立的三个处级建制实体科研机构—民族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国别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揭牌。

红河学院

为了学校申硕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学校推进了多项改革举措。其中,实体科研机构的成立对学校科研目标的实现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在大会上,于干千校长为特聘教授颁发了聘用证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是学校推进申硕工作又一重大举措。“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引进、临聘、短聘等方式,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向着学校申硕目标的实现和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进。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十四五”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而努力奋斗!

往期推荐

红河学院我校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

红河学院

新闻传媒学院学子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彩云杯”主题网评大赛一等奖

红河学院

今天,红河学院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编 |王富裕

图片|娄世民

官方微博/抖音:@红河学院

官方QQ空间:1410900053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云南本科院校-红河学院-微高校-院校号-红河学院-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大会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