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常在英魂永存
第一临床医学院郭苑柳
著名作家秦兆阳在《无题》一诗的开头,有三个特别耐人寻味的悖论。“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谁记得母乳的甜美滋味?"“最应该感谢的,最易忘记,谁诚心亲吻过可爱的土地?”最令人感动的是:“最应该计算的,最易忘记,谁算过先行者的无数血滴?”
过去常常讲这样一句话:“党旗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这句话过去经常讲,今天仍然要讲,今后还要继续讲。是啊,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先烈,他们流下的血滴永远也无法计算。仰望着鲜红的党旗,我热血沸腾,心中激荡起无数红色记忆。
那么今天,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江姐的故事。江姐名叫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她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朱家沟一户穷苦人家。长大后,江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的安排下与我党地下工作者彭咏梧结为夫妻,不久他们有了孩子云儿,一家人非常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彭咏梧在一次行动中被捕,被敌人杀害,为了起到威慑作用,敌人还把彭咏梧的头砍下来,挂在城头上。江姐见了,悲痛欲绝,但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她强忍着心中巨大的悲痛继续工作。
不久后,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江姐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负责组织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由于叛徒告密,江姐被抓,关进了重庆渣滓洞监狱。敌人知道江姐是共产党重要人物彭咏梧的妻子和助手,一定掌握着很多共产党的机密,因此对江姐格外重视。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审讯室里刀光剑影,江姐一次次因痛苦昏死过去,一次次又被冷水泼醒。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我的故事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但革命的故事还在上演。丰碑常在,英魂永存!祖国和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遗志和追求。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将永远铭记着我们乃至世世代代对革命先烈的思念和缅怀。
来源 |新闻中心学生处
校对 | 冯媛
排版 | 高艺源
审核 |陈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