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应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如此,青年党员更应是如此。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紧紧扭住党建“牛鼻子”,充分发挥支部的提升带动作用,不断提高青年党员和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在支部中形成“创先争优”氛围。
扎实高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紧扣党史学习教育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截至6月底,先后组织12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讲党课”“党史演讲”“党史天天学”“红色故事大家讲”“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各项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500人次。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故事大家讲”在学生党员中反响最为强烈。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初心和信仰,会随着隽永的红色故事流淌而出。6月23日下午,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考研自习室里,学生党员张国娇正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她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支部组织的“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经过多次认真筛选,张国娇同志决定讲述“小兵张嘎”“小萝卜头”“半条被子”等5个最具触动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红色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活动现场,她的讲述得到了现场70余名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热烈掌声。
“为群众办实事”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检验党员初心和信仰的重要手段,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围绕“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这一关键,引导和督促党员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开展考研辅导、作业指导等。40名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联系对接需要帮助的同学开展辅导,有效解决了部分同学的学习难题,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的系列活动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引起热烈讨论和反响。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深刻明白了党史“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做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
高校中基层党建干得好,能有效推动党员学生学业成长,并提升带动其他学生成长成才。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把“学习成绩”这一指标作为重要考察因素,对于挂科、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的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有力保证学生党员的基本素质。同时,建立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党员的挂钩联系指导机制,在入党积极分子阶段,严格落实好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1对1指导,教师党员不仅要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
学生党员在学习方面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支部中40名学生党员累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人次、省政府励志奖学金4人次;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4人次、省级“优秀学生干部”3人次、省级“优秀毕业生”5人次;校级奖项80余项,占到全院学生所获奖项的50%以上,较过去有了大幅的提升。就业情况方面,截至6月底,2021年毕业的22名学生党员实现百**就业落实,为全院形成争先就业的良好氛围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全院学生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向上氛围蔚然成风。
【来源】数学与统计学院
【版面编辑】陆娅(实习)
【责任编辑】刘凯
【审核】杨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