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云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11年。10年来,学院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校训和“厚德载物、人文荟萃”院训,依托云南中医药大学医药学科优势,坚持“医学与人文相通、教学与科研相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并支撑云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急需、懂医药精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学院有专兼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有应用心理学和管理综合类实验室各1个;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社会与管理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学校中医中药主体学科,大力推进医药、管理、人文、心理等学科交叉融合。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校级重点学科“应用心理”“公共管理”;“中医药产业发展”学术团队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形成了以“医药+管理+文化”为特色和优势的、覆盖多个专业的学科群。
学院正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依托“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云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产业发展导向,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学院打造成云南并辐射全国、南亚、东南亚中医药产业人才培养高地、云南省中医药产业政策研究高端智库。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厅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厅级教学科研奖20余项。
建院以来,共为社会培养2000多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学院作为云南省首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和学校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积极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都能找到闪光点,成长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奖励300余项;就业率、考研率、创业率以及进入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学生均位居全校前列。
2021年招生专业简介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生,2019年,在本专业基础上,申请“社会与管理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批,形成了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将公共管理学科和医药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既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又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云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专业开办以来,培养了400余名高层次医药卫生管理人才,很多学生成为云南各地医药卫生管理事业的中坚力量。
2.应用心理学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 2017年,在本专业基础上,申请“中医心理学”为硕士学位授点,形成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援助的措施,基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中医药学科优势,将心理学和中医学进行交叉融合,注重 “身心共调,身心同治”,培养既精通心理学又熟悉中医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开办以来,已培养了400余名在教育、科研、管理、咨询、测评、培训等领域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很多学生已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专业能力获得认可;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入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同学们,随着振兴中医药以及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选择云南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及应用心理学专业,意味着你们提前占据未来竞争的高点,期待着你们选择云中,加入到人文与管理学院来,让我们一齐努力,共创辉煌!
来源 |人文与管理学院
校对 | 尹保平
排版 | 徐鑫阳
审核 | 陈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