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平凡之路上走出精彩?如何在平庸现实中找到承载梦想的一席之地?有一个地方,她朴实无华却有着扎根大地的坚实力量,她默默无闻却在星辰流转中春耕秋收守望着国富民殷。与时代并肩,荆棘上前行,岁月中坚守,一代代人在这里写下青春记忆,一代代人又从这里出发,在时代洪流中留下奋斗的铿锵步伐。
在这里,“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把科研论文写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这里,可用于器官移植的克隆猪成为校园新萌宠;在这里,摔跤选手龙佳收获了东京奥运会入场券;在这里,涌现出了“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优秀教师”;在这里,大学生交响乐团站上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的领奖台……这里!就是坐落在美丽春城昆明的云南农业大学!


打开云农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闪光的生命:中国现代林业教育先驱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园艺学家蔡克华。心怀家国,经年磨砺,他们在历史中书写着崇教报国的人生追求,也用光芒点亮云农后辈们梦想的星辰大海。
我眼里的云农人,脚上有泥,眼里有光,心中有天地。
老一代恩师学长以农救国,以农报国,我们这一代云农人则要以农强国、以农兴国。
心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这是我向往的云农人的青春模样。
开学养正,耕读至诚。无论是栉风沐雨还是春和景明,云南农业大学的成长始终与时代记忆同向同行。从筚路蓝缕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到耕读不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屈指可数的几个专业到逐渐齐备的学科体系,从敬恭桑梓开展野外实习调研到不忘初心扎根扶贫一线,变化的是面孔,不变的是云农人家国天下的担当。
在这里,科研可以是静等一朵花开,学习可以是酿一樽美酒泡一杯清茶煮一壶咖啡。这里的青春不受限。前沿讲座,社团活动,专业竞赛,国际交流,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每个你我都可以成为舞台中央的明星。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从这里走出的年轻人们,心怀乡野,成为时代楷模,领域专家,技术能手,在不同的岗位上散发出光与热,一代代接续实践着云农人耕读天下的理想。
我们在云农等你!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办学80多年来,一代代云农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目前有校本部和普洱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教职工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2000余人,有22个学院,已开设84个本科专业和1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16个博士点和59个硕士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2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招生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云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培养了云南省农业系统第一位院士
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
拥有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
设有云南省唯一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第一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
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
— END —
往期回顾
同学,请接招!
拨穗礼成 前程似锦
昆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
招8950人|云南农业大学2021年招生计划及报考指南
多少分可以上云南农大?(附历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主编 | 高晨曦
编辑 |李津(19环工)
来源 |云南农业大学就业招生处
排版审核 | 孟晓爱 刘震 江漪涟
审核 | 张俊逸 武佳美 段春淋 刘庆霖 付涵 刘勇
点个“在看”不失联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