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
最
mei
美
a
阿
zhi
职
yuan
院
zhi
植
wu
物
guan
观
shang
赏
yi
㈠
天人菊
学名: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
别称:虎皮菊、老虎皮菊
科:菊科
属:天人菊属
校园定位:东门主路、
正南门主路两侧
简介: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中部以上多分枝,分枝斜升,被短柔毛或锈色毛。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波状钝齿、浅裂至琴状分裂,先端急尖,近无柄,上部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匙形,叶两面被伏毛。头状花序径5厘米。总苞片披针形,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腺点。舌状花黄色,基部带紫色,舌片宽楔形,顶端2~3裂;管状花裂片三角形,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基部被长柔毛。冠毛长5毫米。花果期6~8月。原产热带美洲。天人菊色彩艳丽,花期长,栽培管理简单,常作庭园栽培,供观赏。
生长环境:天人菊比较耐干旱,并且耐炎热,喜欢高温,但是不耐寒。喜欢光照,也可以耐半阴。选择沙质土壤即可,要求排水性良好。在养殖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施肥。
分布范围:原产热带美洲,全国各地有栽培。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夏季进行播种,种子用温热水浸泡3~10小时吸水膨胀后播种。
扦插:常结合摘心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同时要注意光照管理,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
管理技术:肥水要求较多,需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水肥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夏、秋季是它的生长旺季。进入开花期后适当控肥,以利种子成熟。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耐热,不耐霜寒,喜阳光充足,略耐半荫。小苗生长到6片叶子以上时进行摘心,去掉顶梢,可以促进天人菊的植株分枝,此后在生长过程中在摘心一次,可以塑造理想的株型,并促进多开花。
菊芋
学名:Helianthus tuberosus
别称:洋姜、鬼子姜
科:菊科
属:向日葵属
校园定位:教学楼前
简介: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花期8~9月。
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
产地习性:耐寒抗旱,块茎在-30℃的冻土层中可安全越冬。早春幼苗能忍受轻霜,秋季成叶能忍受短期-4~5℃。温带18~22℃,光照12小时,有利于块茎形成。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酸性土壤,沼泽和盐碱地带不宜种植外,一些不宜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如废墟、宅边、路旁都可生长。
耐寒耐旱:中国荒漠地区大都处于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冻期长,气候干燥,多风沙。但菊芋有着极强的耐寒能力,可耐-40℃甚至更低的温度但不可露出地面。
抗风沙力:菊芋能在较深的沙土中顶出地面,只要覆盖的沙土厚度不超过50厘米,菊芋皆可正常萌发。菊芋茎叶枯落后经分解成为肥料,对改良土壤、增强有机质含量、改善沙地结构有重要作用,进而为退沙还田、还林创造有利条件。
生命力强:菊芋一次播种将永久生存,并以每年20倍以上的增长速度扩张,因此荒漠上的菊芋面积会逐年增加,同时又可从中采收部分块茎,作为种子使用,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保持水土:菊芋的根系特别发达,每株菊芋都有上百根长达0.5~2米的根系深深地扎在土中。因菊芋可以每年20倍的速度繁殖扩张,故只需2~3天时间就会在地表形成一层由菊芋的茎和根系编织而成的防护网络,从而有效牢固住了地表层的水土。
繁殖方法:春季解冻后,选择20~25克重块茎播种,亩需块茎种子50千克,株行距0.5×0.5米,播种深度10~20厘米,播后30天左右出苗。
管理技术:在菊芋种植之前,我们便要施入充足的基肥。菊芋的苗期、拔节期、现蕾期和块茎膨大期是浇水的4个关键时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浇出苗水,5月下旬浇拔节水,8月中旬浇现蕾水,10月中旬浇块茎膨大水。菊芋虽然抗旱,但土壤水分充足时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地被菊
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科:菊科
属:向菊属
校园定位:正南门主路
简介: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利用菊花野生种质资源反复杂交选育出的菊花品种群。其具有株型低矮、花朵繁密、花色丰富、抗逆性强等特点,经长期的人工培育已成为重要的观赏花卉和经济花卉。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被菊的需求日益增多,地被菊快速繁殖方式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生产价值。
生长环境:地被菊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耐瘠薄性、耐盐碱性和耐污染性,故栽培条件广泛,并且具有一定的耐寒性,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分布范围:由于地被菊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效果良好,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骆驼式”的花卉。至今累计推广应用已达1000万株以上,以北京、天津及“三北”地区为主,西至乌鲁木齐、哈密,北达大庆、黑河等地,均可露地越冬。现有“落金钱”、“盏黄”、“美矮黄”、“金不换”、“玉玲珑”、“新红”、“醉西施”、“梦幻”等20多个优良品种,最适合在广场、街道、公园等各类园林绿地中做地被植物用,组成大色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发挥宏观群体之美。
主要价值:一经种植可以连续多年生长,观花期花,生长期观赏植株,冬季也有绿色的萌蘖,一年四季均可观赏。在公园、广场、绿地、街道、小区等各类园林绿地的空地、树下均可作地被植物用,是较好的城市绿化花卉之一。
滨菊
学名:Leucanthemum vulgare
Lam.
别称:法国菊、西洋菊、牛眼菊
科:菊科
属:滨菊属
校园定位:厚德楼正南侧
简介:法国菊又名滨菊是始于欧洲及亚洲温带的有花植物,可用于公园栽培观赏。滨菊,属菊科,滨菊属,株高可达7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缘有齿,头状花生于茎顶直径9~11厘米,花盘舌状花白色,管状花黄色,花期长,从5~8月开花不断。
生长环境:滨菊是典型的草坪花卉,性喜阳光,在多种环境下都可以生长,较喜欢湿润的土壤,但要求土质深厚及排水良好。适应性较强。
分布范围:河南、江西、甘肃有归化野生类型,生山坡草地或河边。欧洲、苏联、北美、日本等地,野生、引种栽培观赏或归化逸生等各种类型都有。
主要价值:园林中多用于庭院绿化或布置花境。常做花坛或丛植于路旁。花枝是优良切花。
繁殖方法:以播种或分株为主。滨菊是始于欧洲及亚洲温带的有花植物。被引入北美洲、澳洲及新西兰,在某些地区取代了当地的植物成为野草。要控制或根除它们是很困难的,因为只要有部份的根茎,它就能够再次生长。
栽培技术:滨菊常有叶斑病和茎腐病,可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液喷洒。虫害有盲蝽和潜叶蝇,用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液喷杀。
剑叶金鸡菊
学名:Coreopsis lanceolata L.
别称:狭叶金鸡菊、大金鸡菊
科:菊科
属:金鸡菊属
校园定位:厚德楼正南侧
简介: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有纺锤状根。叶少多呈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端,花期5~9月。原产北美,耐旱、耐涝、耐寒、耐热、耐瘠薄,适宜性极强,中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其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和降压等功效。
生境习性: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耐半阴,适应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分布情况:原产北美,中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
栽培技术:栽培容易,常能自行繁衍。生产中多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夏季也可进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一般在8月进行,也可春季4月底露地直播,7~8月开花,花陆续开到10月中旬。二年生的金鸡菊,早春5月底6月初就开花,一直开到10月中旬。欲使金鸡菊开花多,可花后摘去残花,7~8月追一次肥,国庆节可花繁叶茂。
植物文化:剑叶金鸡菊在朝阳的山坡上生长特别迅猛,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追逐着阳光生长,且其花色金黄,如阳光般得灿烂,因此得一俗名:太阳花。
文稿来源:
生物工程系园艺技术工作室
文稿作者:党瑞红、郭永翠
本期编辑:潘永荣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