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发展兴趣
有人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加上顽强的追求。强调了兴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证明,凡有成就者无不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浓厚的兴趣。
兴趣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起始阶段,它的特点是飘忽不定,犹如昙花一现。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孩子这一稍瞬即逝的心理活动,把有趣转变成乐趣,绘画启蒙就属于这一阶段。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持续时间较长,基本稳定,但有很强的情绪化。“志趣”是兴趣发展的最高阶段,有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它往往给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废寝忘食,曲折不挠。其特点是,积极主动,持续时间长。这一阶段的孩子即使在绘画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挫折,都能主动克服。由此可见,让孩子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起点,使孩子不断走向成功,就必须从发展兴趣开始。
鼓励赞美与激励
孩子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如同运动员在赛跑,老师是教练,父母则是场外的拉拉队员。当运动员在赛跑的途中感觉厌倦或者不慎跌倒以至于打退堂鼓的时候,拉拉队员的摇旗纳喊,勒鼓助威,会给运动员注入一种巨大的精神能量,正是这种能量激励着他们跑向终点。发展孩子的绘画兴趣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艺术征途上,父母鼓励的眼神赞美的话语对孩子将是最好的激励,成为孩子战胜困难克服困难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与不竭的动力源泉。可是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心切,攀比思想严重,要求孩子的作品一幅比一幅好,个个是精品,只许进步不许退步。这个要求连成年人也做不到,同时也违背了学习是一个反复遁回的过程规律。孩子的喜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对国画感兴趣,但水粉课欠缺,有的喜欢线描写生,有的喜欢儿童画创作。当孩子的兴趣发生“起伏”的时候,当孩子画画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的态度与角色至关重要,当好拉拉队员就大声的为孩子喝彩加油吧!激励孩子就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与赞美!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则趣闻:一群青蛙比赛爬高塔很多人围在高塔周围观看,有人喊到:“别爬了,你们是不会成功的!”有部分青蛙就退出了比赛。又有人喊到:“别费力了,太高了,你们是爬不上去的”大部分青蛙纷纷回头,只有一只青蛙还在坚持,在人们的“快下来吧”的叫喊中,越爬越有劲,终于登上了高塔。人们想知道那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结果发现那只青蛙是个“聋子”。激励往往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能量,调动所有潜能萌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力从而走向成功。那只“耳聋”的青蛙之所以获得胜利就是缘于它听不到人们消极悲观的话语。看到人们在向它摆动手势还以为人们在为它骄傲为它加油,所以它才浑身充满了前进的力量。
曹天溥小朋友想象力非常丰富,他总能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创作《快乐的元宵节》的时候,画的是舞龙的场面,飞舞的彩龙,各种丰富的人物动态以及喜庆热烈的场景构图,让我很欣赏。于是我就拿着他的作品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其中有一位孩子嘲笑他说:“有什么好,画的龙一点也不象,画的是舞蛇吧”其他的孩子哄然大笑。曹天溥当时就哭着要回家,说从此再也不愿画画了。
这样的事情在画画活动中不只是发生在曹天溥一人身上。当孩子画的乱的时候,家长的一句牢骚“画的真糟糕”,孩子的兴趣会骤然下降;当孩子画的不完整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责骂“你真笨”,孩子的兴趣就会瞬间溜走。孩子毕竟是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画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信心动摇和反复的现象,这个时候,及时的鼓励、由衷的赞美和激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艺术的征途如同爬山,当达到一个高度向新的高度前进时,都有一个艰苦努力的阶段。“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登上高山的人才能尽情领略“一览众山小”独特景致。我们应当大张旗鼓的鼓励孩子在逆耳之言中坚持不懈,对不利于画画的言论就要置若罔闻甚至“装聋作哑”。
“璟艺与传统美术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摒弃单纯追求结果为导向的技法学习目标,通过知识、观察、创意、审美、创作五项学习内容,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拥有开拓思维,提升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 思维美术 创新精英教学 专业美术六人小班授课 空间美术
微信号:jingyiart创造美 感受爱TEL:132****9159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