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创造绘画环境,你是哪一类家长?站好队伍看答案

乌鲁木齐璟艺画室,艺考

乌鲁木齐璟艺画室

2020-9-13 13:51:36 文/薛岩 图/高雪芬

关注

上期给身边接触过的很多家长大致分成了四类。您对号入座了吗?今天,就来说说在我的理解中这四类家长应该怎么做吧,一家之言,抛砖引玉。先来说说第一类的家长们:这类孩子其实很幸福。因为他们就是号称拥有天赋的那一群。何为天赋?我认为,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始终贯穿着的某种元素。这也是为什么有经商世家,医学世家,书香门第,音乐世家等等。其实不过就是某种元素,至始至终强烈的形成环境,去刺激和影响孩子的行为与意识。而,世家,就是环境,一种不需营造,你爱或者不爱,它就在那里的感官刺激。这一类家长意识上一般都很好(也不排除个别极端的),不强迫,不紧张,舒展的,润物细无声的培养着孩子的兴趣爱好。所以我觉得这类家长和孩子都可以不用做什么事情。随手就有工具,想画随时来一张。就可以了。如果想追求成品绘画,画面效果好,能挂在家里向芸芸大众显摆的话,只需要家长在引导上稍微掌握些技巧即可。例1:比如你想让他画对比色的,那就暗中提供一些对比色系的颜料给他,不说破,只是让他去感受。例2:比如你想让他在构图上能够有所表现,那就用做游戏的方式暗中软控制一下。a. 比如说,我们画三个圆,分别是圆爸爸圆妈妈和圆宝宝可以吗?这样对比关系就出来了。孩子呢,没有听到枯燥无趣的强加给他的“对比关系,画面节奏”等等听不懂的术语,但是,他们一定喜欢有爸爸妈妈和宝宝的画面!b. 再或者,这三个小圆圈是好朋友,他(指着圆A)和她(指着圆B)是一个院里的,关系可好了,喜欢手拉手(排列出紧密或者遮挡关系。)就像你和妞妞是好朋友一样。这个小圆(圆C)呢,是新来的小朋友,还不是很熟,有点害羞,所以呀,她站得稍微有点远。至于孩子最终愿意让三个圆怎么排列,请由他决定吧。抛砖引玉,第一类家长其实不用我多说什么,从这两个例子,你们一定很快就能琢磨出更多更好的引导方法。我们的口号是:鬼子进村,打枪的不要!到时候还请回复meggie也说说你们的好方法,我们一起切磋,共同自我成长。第二类:今天重点来说下这类家长应该怎么做:首先,来个书单:《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和2两本。乌鲁木齐璟艺画室画画对孩子有那么重要吗?孩子的画应该如何看?怎样引导?要不要让孩子去上绘画培训班?如何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该书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的经典著作。作者在幼教领域积累了五十余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朴实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绘画所隐藏的宝贵信息,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的绘画作品以及孩子作品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从儿童心理和生理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指导成人真正了解孩子涂鸦的内在需求,以及如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从而使教育者避免走入误区。书中还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涂鸦表达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点评,并对父母和老师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非常实用,是0—9岁孩子父母和老师们的必备用书。本书曾于2001年引进中国出版,当时的书名叫《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受到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父母们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推崇,一直在网上口碑相传至今。漓江版的最新译本为作者2010年的最新修订版。《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乌鲁木齐璟艺画室《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的作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带孩子涂鸦和与其他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家长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误区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艺术启蒙,甚至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小孩子都喜欢抓住笔在纸上乱涂一气,对于他们而言画画是一种好玩的游戏,当然也没有多少家长会重视小孩子的涂鸦,除非画家。《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通过对大量的儿童画的评价,对艺术大师代表作的鉴赏,对艺术流派的评述,以娓娓道来的优美笔触,带领读者轻松步入艺术殿堂,特别能给父母的对美的欣赏观念带来更新。 《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乌鲁木齐璟艺画室《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除了提供给广大老师和家长实用可信的基础知识,以及具体详尽的练习指导外,更重要的,它着重于开发孩子的灵性认知——一种比单纯的看和听更加全面和有力的认知方式。通过灵性认知,孩子可以保留并发展与生俱来的敏锐觉察力,大大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并培养出对生活的热情和耐心。两位作者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能量学、心理学、哲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写出了这本美丽的绘画书。 《艺术的故事》乌鲁木齐璟艺画室《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以上四本书,我觉得是家长们的必读书籍。前三本告诉你与孩子共度艺术时光的相处之道,后一本则是有力提升本体艺术修养和艺术意识形态的利器。当然,如果想要为孩子报一个绘画班或者找一个绘画老师,那么,读完这四本书,你已经完全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一个好老师好机构来和你的孩子互动了。当看完这四本书,你们就会有了专家的味道,从而成功向第一类家长靠拢和转变。丝毫不用去在意你是否具有好的手绘能力,那跟你能否帮助孩子培养好的观察、审美、创造能力半毛钱关系没有。所以你大可以有信心的每天在家陪着孩子涂涂画画。这时,请参照第一类家长,用些放松包容的小技巧去和你的孩子沟通吧。一切都会很顺利很美好。第三类家长,呃,其实,我是个面儿挺薄的人,当面见着了您我也会不好意思指出,而且这类家长往往强势固执,不易倾听周围的声音,所以,我只好在这里默默的说,施主,回头是岸啊。第四类家长,其实我蛮喜欢的,哈哈,喜欢他们的心大,宽松,无为和不紧张。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自主的生长怒放。而且,即算将来确实不喜欢画画或者对艺术感知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和放松美好的亲子关系,已经是最大最值得的收获,不是吗?而且我接触过的这类家长的孩子,偏偏还自主生长出了艺术感觉很棒的孩子,自由和爱是多么好的土壤。啰啰嗦嗦一大堆,这篇就算完结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新疆画室-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璟艺画室-给孩子创造绘画环境,你是哪一类家长?站好队伍看答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