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三候
一侯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已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诗词
小 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赏析:全诗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紧紧围绕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由开端时光逼人的感触演进为新春将临的欣慰,过渡得十分自然,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赏析: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 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赏析:诗人以自身的感触来揣测亲人的处境,飒飒的寒风已让人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思念关切之情演化为更深的惆怅焦急,表达了对亲人的关心之情。
冬至·画作
《关山雪霁图》卷,明,董其昌绘,
纸本,墨笔,纵13厘米,横143厘米
《松梅图》卷,清,弘仁绘,
纸本,墨笔,纵27.8厘米,横86.7厘米
冬至·养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气始于冬至"。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物、水果、肉类、蔬菜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我国南北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经过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可以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冬 藏 万 物
岁 暮 天 寒
日征月迈
满 怀 憧憬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视觉中国
编辑:依木拉木·阿力木
责编:陈程
|传承创新 德艺双馨|
欢迎投稿:xcbxjau@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