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在非法集资面前
“say no”
非法集资是什么
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的九种主要形式
01
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的P2P等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等手段非法集资。
02
利用网络技术构造“虚拟”产品,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03
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04
以扩大生产经营,投资高科技开发、生态环保及能源项目等名义非法集资。
05
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或投资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06
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进行非法集资。
07
以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进行非法集资。
08
通过在各地物色代理人、较广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多层级、广范围的非法集资犯罪网络来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09
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警惕!校园贷
1. 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2. 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 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 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请大家要谨慎办理“网贷”、“小额贷”,切勿因他人劝说或被所谓的“好处费”等蒙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贷款给他人使用或为他人提供担保。如需办理“网贷”、“小额贷”的务必咨询家长和银行,谨防被骗。
分期贷款的风险
1. 这种小型借贷公司多为非法民间借贷组织,借贷手续不规范,不合法,并伴有利息高、暴力收账等性质特点。
2. 当你无法支付高额利息时,便以不法手段去威胁甚至勒索你或者你的家人、担保人。
3. 一些借贷公司还是分期平台,并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主动、明确地告知逾期还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或者将要如何赔偿。这也让一些同学并不清楚拖延还款要负担多少,导致一些学生借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4. 协议诸多陷阱:有些平台的利息并不低,而且学生签署的协议里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如果不认真阅读根本无法理解,稍不留神就会吃亏。
5. 贷款前先交押金,却再无下文。
防范贴士
温馨提示
每个非法集资案件就像个资金亏空的大“坑”,参加人数或次数越多,“坑”就会被挖得越大、越深。一旦发现涉案嫌疑,一定要及时报警,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导致损失扩大。
非法集资参与人数多,涉案金额大,案件亏空严重,资金清偿率普遍极低,同时处置难度大,很多集资参与者血本无归,其中不少人被卷走的是血汗钱、养老钱,不仅严重影响当前生活,也为未来留下了无穷隐患。
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在处理非法集资的债权债务时,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财产后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
天底下无免费的午餐
对承诺高额回报、低成本
及无风险的投资
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不听、不信、不转账
远离非法集资
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