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2021年)
团结·紧张·质朴·活泼
一、学校简介
新疆大学的前身是始创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抗日战争期间,俞秀松、林基路、杜重远、茅盾、张仲实、赵丹等一批共产党人、爱国人士、进步民主人士来校任教,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教育思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学校被誉为“抗大第二”。经过一代代新大人的艰苦奋斗,新疆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光荣革命传统、鲜明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和排头兵,2017年新疆大学被列入全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被列入部省合建高校,走上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00余人,在校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万余人。
新大校园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二、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九个学科门类,涵盖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6个自治区级高峰学科, 7个自治区高原学科,3个学科(化学学科、工程学科、材料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现有69个本科招生专业,包括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特色专业,18个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1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现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新疆高校中学位授权最多、学位授权体系最完备的高校。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
人文新大
图书馆(上)崇能楼(左下)红湖(右下)
三、科研平台
(一)理工科。学校现有理工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团队)36个,其中,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信息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天山创新团队2个。
(二)人文社科。学校现有人文社科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2个。其中,统战部等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
乌鲁木齐风光
魅力之都,亚心之城
四、未来展望
学校分红湖校区、友好校区、博达校区三个校区。2019年,新疆大学新校区(博达校区)项目获批建设,该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河马泉新区,规划用地约247万平方米(3711亩),规划总建设面积125万平方米。一期建设规模地上60万平方米,以理工科学院建设为主要内容,于2021年9月完工并进行第一批搬迁,将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与科研环境。
(一)“双一流”建设描绘宏伟蓝图
作为首批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部省合建高校,学校已经确定到2035年,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研究型大学特征明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一流大学;到2025年,“双一流”建设基础全面夯实,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培养兴疆固边人才的摇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地的发展方向,急需各类高层次人才携手共建,学校将给予青年人才大力支持,力争使每一位青年人才都能够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教学科研骨干。
博达校区
(二)“对口支援”助推学校发展
在教育部高位推动下,以清华大学为组长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副组长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为成员的12所高校对口支援组团式包建新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所高校与我校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三)人才政策加速青年成长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充足的舞台和机会。自治区“天山领军”“天山雪松”“天山青年”“天山英才”“高层次人才”“天池博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为青年人才茁壮成长提供了全方位配套政策。
五、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
(一)岗位设置
1.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级杰出人才,在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担任教授及相当职务,或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产生重要学术成果,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其他相当以上学术水平学者。
2.学科带头人。在学术界或行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学术造诣高,胜任核心课程讲授工作,在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突出,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备成为领军人才的潜质。
3.学术骨干。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胜任核心课程讲授工作,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近5年,具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经历并取得有重要影响的系列学术成果,能对学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4.青年优秀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且人文社会科学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自然科学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潜心学术、勇于创新,具有学术前沿领域研究工作经历,已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
5.团队英才。团队带头人需达到学科带头人及以上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的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相关研究能够对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二)薪酬待遇
1.高层次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薪酬、科研启动经费、住房待遇、团队建设及科研条件等面议;
2.学术骨干。
(1)薪酬:享受待遇期内(三年)税前年薪不低于30万元/年,其中专项津贴20万元/年;符合条件者,积极推荐国家及自治区相关人才支持计划;
(2)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实际需求由学院(科研机构)研究配套,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经费“一事一议”;
(3)住房待遇:提供周转房一套(免租金,居住两年)或按照优惠价格提供人才保障房(80-100m2)一套,安家费45万元(税后)。
3.青年优秀人才
(1)薪酬:享受待遇期内(三年)税前年薪不低于15-25万元/年,其中专项津贴7-15万元/年;符合条件者,积极推荐国家及自治区相关人才支持计划;
(2)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实际需求由学院(科研机构)研究配套,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经费“一事一议”;
(3)住房待遇:提供周转房一套(免租金,居住两年)或按照优惠价格提供人才保障房(80-100m2)一套;安家费25-35万元(税后)。
4.团队英才
薪酬、科研启动经费、住房待遇、职称评聘、子女入学入托及配偶工作等,根据工作任务采取“一事一议”。
(三)配套政策
学校对引进青年人才给予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推动青年人才快速发展。
1.职称晋升。已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到校工作后即按原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到校工作当年即可参评副教授,符合条件者授予资格并正式聘任;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无工作经历者,到校工作当年即可享受副教授工资待遇(国家规定工资标准),次年参评副教授,符合条件者授予资格并正式聘任。
2.实验室、办公室配备。对文科类博士配备工作室,对理工科博士配备实验室。
3.团队建设。为每位博士配备校内合作专家,到校后即聘为硕士生导师。
4.职业发展规划。采取“3+3+Q”的培养方式,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成才。3年引进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再给予3年支持期待遇,支持期期间或支持期满后,可申报关键岗、重点岗待遇,实现青年人才成长道路无缝对接。
5.科研时间保障。青年人才进校后,除承担基本工作外,最大限度保障青年人才科研时间。
6.配偶工作。配偶达到公开招聘条件的,择优录取;配偶学历在本科及以上未达到公开招聘条件的予以协助解决。
7.子女入学。学校附小遴选优秀师资,开设教师子女班,保障优势教育。
校园风景
红湖冬夏
六、加入我们
1.打开网页(https://www.xju.edu.cn/info/1024/8579.htm)
阅读《新疆大学2021年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2.下载《新疆大学新疆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申报书》
3.将《申报书》及相关支撑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xdrsk@xju.edu.cn)
4.我们将在收到邮件3日内予以回复。欢迎有入职意向高层次人才来校考察,如最终入职,学校报销往返机票及住宿费用。
单位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666号
邮政编码:830046
联系人:校党委组织(人事)部人事科 宗菲菲
电 话:0991-8582230 8585997
E-mail:xdrsk@xju.edu.cn
大美新疆,大有可为,求贤若渴,为你而来。新疆大学诚邀海内外英才加入,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 新疆大学欢迎您 —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