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丨喀什大学师生送《民法典》进乡村

喀什大学,艺考

喀什大学

2021-8-25 16:06:25 文/邹雷 图/白鹏宇

关注

近日,喀什大学法政学院师生组成的“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喜迎建党百年华诞”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送法下乡实践团”),走进喀什市阿瓦提乡喀鲁克村,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做好《民法典》普法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进“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进村前,送法下乡实践团组织精干力量,编印、打印法律读物,法律读物紧扣实际,顺应发展,对新版的《民法典》中有关“婚姻法”部分进行提炼;组织律师、公证、法援、教师分工编写了法律常识宣传单。在编写体裁上注重普及与提高,分成问答、法律原文、相关法律索引三部分,四种读本各编印200册,为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喀什大学

送法下乡实践团的老师正在为村民作“《民法典》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知识讲座。

活动伊始,送法下乡实践团的老师为村民作了题为“《民法典》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知识讲座,并向村民提出三点倡议:一要学好《民法典》。《民法典》内容丰富,共7编84章1260条,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村民要认真学习《民法典》,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二要运用好《民法典》。要将《民法典》的内容活学活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三要宣传好《民法典》。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学,也要教育年轻一代从小养成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好习惯。

讲座结束后,一位村民就财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向送法下乡实践团老师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纷纷咨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送法下乡实践团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通过举例借钱还款、离婚冷静期、合同签订、财产继承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并向村民着重讲解了老人赡养问题、邻里纠纷、婚姻财产纠纷等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受到村民的欢迎。

喀什大学

村民在阅读《民法典》宣传手册和宣传单。

随后,送法下乡实践团为阿瓦提乡喀鲁克村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书籍,并现场为村民们分发了关于民法典的宣传手册和宣传单100余册。

送法下乡实践团还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解难释疑。在**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把“法”送进村民家中。

喀什大学

送法下乡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共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活动尾声,送法下乡实践团全体成员与村民共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祝福,倾注在美妙的歌声中。

喀什大学

送法下乡实践团成员与**合影。

村民们表示,送法下乡实践团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非常实用。

来源:法政学院

文/图:邓洋

编辑:喀斯木江·麦麦提艾力

校对:刘江涛、刘佳蕾、吕志芬、邓晓霜

编审:陈新富、孙红霞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新疆本科院校-喀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喀什大学-暑期实践丨喀什大学师生送《民法典》进乡村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